上海裕坤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光伏电站建设的企业,其负责人舒贤俊告诉记者:“作为业主,我们非常直接地感受到了这个政策带来的实惠,因为我们之前有很多项目都遇到了难以接入电网的困扰,这个政策出来之后,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得到了解决。”
业内人士预测,在这一政策出台后,中国光伏企业投资光伏电站的积极性将明显提高。舒贤俊说,按照这一政策,光伏电站建设在逆变器之前的投入由业主负责,逆变器之后的由国家电网负责。“这样就很明确了,而不像过去,一个项目的投入和产出在项目实施时是不确定的,现在我们每一个项目的投资情况都能非常清晰地算出来,我们也更加敢于投资了。”
全球领先的垂直一体化光伏生产商、亚洲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江西赛维LDK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佟兴雪说:“在当前中国光伏企业处境十分困难的形势下,中国国家电网的这一举措将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极大提振光伏企业对于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相信不久后,中国光伏企业将逐步走出困境,迎来新的春天。”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的中国光伏龙头企业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也表示说:“中国这么庞大的电网,国家电网公司不是说一天两天就能拿出决策。我觉得这一次国家电网公司的力度是非常大,符合国家的光伏产业政策,对今后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是个巨大推动 。”
三、市场井喷 光伏巨头抢滩国内市场
在欧美“双反”双重夹击下,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启动的机遇,将促使中国光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抢滩国内市场。其中,英利、尚德、赛维等一批拥有技术、品牌优势的光伏龙头企业已率先应势调整,凭借技术优势开发质量过硬、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扩大其市场占有率。
业内人士认为,能不能把握好政策,根据市场需求做出技术调整,成为摆在中国光伏企业面前的突出问题,其中,直接关系到光伏发电成本的高效率组件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依靠科技创新尽可能得提高转换效率,将成为中国光伏企业争相努力的方向。
江苏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创建了全球光伏产业的第一品牌。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告诉记者:“无锡尚德靠技术创新大大降低了光伏发电的成本,我们第二代“冥王星”量产的转换效率达到20.3%,与第一代19.6%的转换效率相比,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且在未来6到12个月,我们还计划将其进一步提升至21.0%。”
“依托国家级的研发平台和强大的技术团队,我们将应势设计和开发出高效率的组件产品,推动产品差异化营销,并大力推进光伏系统和分布式电站的设计与开发。”英利集团副总经理熊景峰告诉记者,英利“熊猫”单晶高效太阳能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已达19.5%,其组件每瓦平均输出高于常规多晶组件4%以上,首年功率输出不低于98%,25年功率衰减低于18%,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江西赛维LDK也先后建立了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拥有一支国际化的技术团队,并配备了精良的专业设备和当今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
“今年9月份,我们公司发布的一款名为M3的太阳能多晶硅片,其能量转换效率可达到17.5至18%,比上一代提高了0.7个百分点。”佟兴雪表示,近期赛维LDK已与多家光伏企业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和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抢滩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