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节节败退,银行成了国内光伏企业的救命稻草。
而早在2011年初,国家开发银行等就亮起了对光伏企业用于生产制造的信贷“红灯”。面对近来国家支持政策相继推出,光伏企业也有了新的理由来说服银行,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就是其中一个。
据国家开发银行河北分行副行长刘纯发透露,银行界一份关于《进一步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已经申报有关部委,该建议提出,要继续加强对国内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光伏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将重点确保行业内12家优势企业的授信额度。
此外,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的刘宏彦表示,该行的境外投资贷款专项,可以在此方面支持光伏企业的海外建设。
至于银行的支持力度到底会有多大,正缺钱的光伏企业尚不得而知,只能翘首以待。
英利集团光伏生产线
行业光明,企业尚难
除了期待政策机遇和银行资金支持及时到位,业界对于光伏产业发展依然顾虑重重。“现在光伏产业发展最大的阻碍就是管理大体制问题。”有关人士认为,“就拿并网发电来说,现在电厂靠卖电挣钱,当然不愿意用户自发自用。如果像国外一样,发电、输电、配电都分开,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太阳能相对分布式的能源资源利用方式和我们长期形成的大电站大集中管理这样的制度不一致,很多人还不适应。”
对此,史立山也认为,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融合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但他认为,较之风电项目,光伏发电的天然特性能够自动平衡白天和夜晚的用电差,是更加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届时人们将在家里、办公室里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倡导的核心观点,亦即“能源民主”。这是一本黑色封面的美国畅销书,书中对新能源前景的展望无比光明。“但是,我要强调的是,行业光明不等于企业光明。”史立山说。“现在,光伏行业需要做的是调整规模,让产能和市场需求相适应。”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说,“我们的可再生能源长期发展规划已经表明,到2020年要实现光伏发电侧的平价上网,国内的市场潜力也非常大。”但问题是,庞大的国内市场或许能帮助企业活下来,但活得“好不好”却是另一回事。“我不担心咱们的企业还会出现无序竞争、一哄而上的局面。”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避免企业进军国内市场时重蹈当年海外市场覆辙”的提问时,史立山说,“这次危机是一场洗礼,活下来的相信是有实力的少数企业。至于可能会出现同质竞争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自己修炼内功了。”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