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们战略上的优势不能成为战役上胜势,反而将自己置身于被动挨打地位、危机四伏呢?战术为何会和战略如此脱节呢?这充分印证了中国能源管理体系的危机。我国能源管理体系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集中的、统一的、协调的、高级别的能源管理机构,新能源和电力、电网、传统能源间缺乏统一协调和集中规划。电价权和电站项目审批权在发改委(部级),电力监管和电力业务许可证在电监会(部级),新能源规划和能源节能的政策、光伏电站特许项目招标在能源局(副部级),电力调度权在国家电网(部级),规划许可在电力设计院(国网直属)。能源系统权力分散,政出多门,每个部门把持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放。政策指令在体系内传递过程中被推诿、阻滞、曲解、中和。新能源项目审批环节,流程复杂,给权力寻租留下充足的操作空间,必然导致腐败和低效率。最终制约了光伏产业的正常发展。
中国缺少一个高级别能够统调新能源、传统能源、电力、电网的能源部,这就是问题症结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管理体制曾经历过多次重大改革。1980年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但两年后即被撤销。1988年组建能源部,1993年撤销,自此十多年间再没有一个统一的能源部门。
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要来看,中国应该将分散在各政府部门的能源管理职能集中起来,组建国家综合性能源管理机构-能源部,作出能源战略决策,制定相匹配的能源支持政策,促进强有力的能源市场体系和框架的形成,使能源管理的指挥系统更权威,指挥权更加高度统一,令行禁止。面对世界能源变革,中国必须首先从上到下理顺能源管理监管体系,匹配权力和职能的关系,才能做到提纲挈领,事半功倍,各种新能源的阻力自然迎刃而解。(作者:和海一样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