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锦州光伏产业基地被国家可再生能源学会批准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产业化基地。2011年,国家科技部认定锦州硅材料及光伏产业化基地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多重利好叠加,让锦州雄心大振,“打造千亿光伏产业,建设中国光伏之都”,被写进《锦州市十二五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十二五”末期锦州光伏产业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年递增速度50%,占全市工业产值的25%,形成锦州第一大支柱产业,并将锦州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硅材料生产基地、东北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和中国“光伏之都”。
锦州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把目标从“百亿”跨越到了“千亿”。而现在,这个宏伟的目标还能否实现无疑成了一个未知数。
招商继续 门槛降低
受光伏寒流拖累的不仅仅是光伏产业园,锦州光伏局的一系列规划均被迫转向。原定于2012年9月19~21日在锦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锦州)国际光伏企业博览会,在预报消息已经发布的前提下被迫取消。
韩恩元表示,在目前的状况下,举办一个国际性的产业博览会难度相当大。最大的困难是招展,光伏企业普遍热情不高。“11月份准备缩小规模,搞个论坛,现在具体时间还未确定。”至于国际博览会,韩恩元表示:“推迟到明年再举办。”
同时被打乱的还有光伏局的招商规划,原本限制严格的招商标准,宽松了不少。
“产业园的招商门槛降低了,做电器、框架、切割液的这些光伏配套企业,现在也可以进来。”韩恩元表示,如果还要求必须招做电池、做主件的企业,招商就会更加困难。欧美的双反,对招商的影响会比较深远。
至于对光伏企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韩恩元表示,由于锦州市光伏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中段,所受影响不像江浙做终端产品那么大,“锦州产业以拉单晶为主,还有部分企业在坚持生产,没有停工。”
一家年产值数千万元的小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厂从去年开始停产至今,短期内看不到恢复生产的迹象,他表示,“目前只有阳光能源还在生产,其他的企业好的是半停工状态,不好的像我们一样,全停工。”
锦州旭龙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企管部赵部长表示,旭龙本身不生产“双反”范畴内的产品,所以影响不是太大。但是由于银行很难对产业做出细分,所以凡涉“光伏”则一律不给贷款,这种负面影响甚至大于行业本身的寒流。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和军表示,光伏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毋庸置疑,短期内遇到的困难并不影响未来发展方向,如果国内市场大面积开拓出来,光伏产业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正因为坚信“前途光明”,锦州市政府对光伏产业的定位仍为“第一支柱产业”,对该产业的支持仍然“举全市之力”“不遗余力”,韩恩元如是表示,“锦州基础好、原材料充足,目前仍在招商,也算度严冬,但初衷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