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欧美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使中国光伏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那么,面对这空前的挑战,国内光伏企业到底受到了多大的影响?是否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还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突围?本报驻各地记者通过对一线企业、政府部门、商协会以及相关专家的采访,力争为广大读者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信息。
“中国光伏企业将面临退出美国市场的危险。”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金淦接受本报采访时,如此形容当下中国光伏产业遭遇的危机。
而这一危机,直接来自美国商务部日前做出的一纸终裁。根据终裁,美国商务部认定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企业反倾销税率从18.32%到249.96%不等,反补贴税率从14.78%到15.97%不等。
孟金淦说,受波及的中国企业,最高者将面临40%左右的成本提升。而更可怕的是,紧随其后的欧盟“动作”。
“双反”是战略考虑
孟金淦分析说,中国企业提供的相关产品在质量上并没有特别突出之处,而这一“双反”裁决直接使中国企业丧失了价格优势,因此,从结果来看,基本上等于使绝大多数中国光伏企业无法进入美国市场。
根据终裁结果,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剔除重复征收部分后,尚德将被征收35.97%的高额税率,天合为23.75%,英利等其他单独税率企业适用30.66%的平均税率。而这些都将增加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当中。
对于美商务部日前做出的这一终裁,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严厉表示,美国商务部无视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的合理抗辩,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产品采取不公正的征税措施,中方对裁决结果强烈不满。不过,本报记者日前向商务部方面求证,接下来商务部将可能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商务部方面表示眼下不做透露。
此次被征税率最高的当属尚德。孟金淦分析说,根据调查的反补贴程度的不同,每个企业的税率不同。“接受调查的企业税率就低一些,而不接受调查的税率就高一些。”
美国商务部在调查过程中,选取了无锡尚德和常州天合作为强制性应诉企业。而包括英利在内的10多家企业则为一般应诉企业,美国商务部裁定的这些企业的税率一般都会取最高税率和最低税率的平均值。其他未应诉的企业则会被征收最高达249.96%的反倾销税率。
一位光伏企业内部人士称,由于无锡尚德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最大,因而终裁结果中尚德的税率最高。而令业内担忧的是,这个裁定已宣布了绝大多数光伏企业进入不了美国市场;而参与应诉的企业也很难在美国市场立足。
沈丹阳说,实际上,中美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密切,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对中国太阳能电池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也将损害美原材料和设备出口商以及美消费者利益。
“美国的‘双反’调查本质上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孟金淦接受本报采访时直言,新能源和互谅网是工业革命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绝对不会允许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成为领军者,一定会从中扼杀中国企业。这是“双反”的本质。直接原因才是欧美经济形势低迷,需要扶助自家企业。
更可怕的是欧盟
根据美国贸易救济案处理程序,“双反案”还需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进行投票,预计将在11月23日左右作出终裁。如果届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肯定性终裁,美国商务部将在11月30日签发反倾销和反补贴令,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组件征收高额“双反”关税。
孟金淦说,紧随美国,欧盟9月初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才是更可怕的。因为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出口美国占整体15%,而欧盟则高达60%之多。“欧盟的调查结果很可能和美国差不多,因为调查的对象差不多,而参照的标准也差不多。”
“欧盟一旦对华光伏产业发起‘双反’,中国光伏企业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英利首席战略官王亦逾表示说。尚德总裁助理刘志波此前透露,欧洲市场占该公司光伏市场的40%-45%,美国为25%。
对于欧盟委员会对中国企业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说,目前,全球光伏产业发展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中欧光伏产业更是一种相互依存、互利合作关系。沈丹阳强调,“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呼吁欧方能从中欧经贸合作的大局出发,认真考虑中方的立场和建议,通过磋商合作解决光伏产品贸易摩擦。
过不了关,永远受制于人
媒体消息,国家能源局权威人士透露,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将从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创新进步等多个方面支持光伏产业发展。
消息称,近期高层指示要尽快出台支持光伏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国家能源局的一系列政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制定的。而针对中国光伏产业困局,工信部、能源局等部门正酝酿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国内光伏市场大规模启动,推动光伏产业有序发展。
面对眼下的态势,孟金淦的看法是,政府和主管部门首先是不能保护落后。“多晶硅进口是20多美元一公斤,而国内生产工艺落后的一些企业则生产成本就高达每公斤80美元,这样的企业必须倒闭破产。”骨干企业要保留,但必须进行调整。
“另外一些企业要走并购的路子。不过,眼下兼并重组并不会顺利,因为没有一个企业愿意背上包袱,同时,目前市场前景不明朗,有意收购者也会谨慎出手。”
孟金淦说,今天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问题多是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在此问题上应该深刻反省。“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产业有指导和管理的责任、义务,然而对产业方面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对全局、对战略、对产业发展缺乏研究,很长时间以来出于各种自身的考虑,放任甚至助推企业盲目扩张,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或许,眼下更有必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只要开展“双反”,中国企业就会被打得特别惨?孟金淦认为,根本原因是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甚至原材料都来自国外,这一弱点被人牢牢抓住,别人深刻了解中国企业无法克服这一弱点,因此,“一反一个准”。
“过不了关,永远受制于人。”孟金淦说,中国企业只有做好自己,投入科技创新,掌握核心竞争力,才能具备对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