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国高级能源官员表示,当前的中国太阳能电池板产业就像一个“使用生命维持装置的病人”,并认为该产业必将经历根治性整合与倒闭才可从产能过剩泥潭中挣脱出来。
这一近乎可怕的评价向我们透露出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在过去一年里倍受全球市场需求放缓与电池板价格下跌逾30%的摧残。鉴于在与苦苦挣扎于生存线上的中国企业的价格战中落于下风,全球多家太阳能企业纷纷关门歇业。
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全球风能理事会副主席李俊峰在采访中表示,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残酷淘汰整合”将关闭全球至少二分之一的太阳能电池板产能。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想要克服当前危机就必须淘汰大量产能。”他强调,这场淘汰整合不仅发生于中国,海外市场也不可避免。
李俊峰认为,美国惩罚性关税以及欧盟类似关税调查只是“压倒骆驮的最后那根稻草”。李俊峰透露,背后真正的“黑手”乃信贷助长的全球产能扩张,约达100GW,而全球市场需求仅介于30-50GW之间。
鉴于产能过剩促使全球市场需求放缓,诸如尚德电力、天合光能以及英利绿色能源这类中国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纷纷削减产能,努力维持赢利。日前,全球最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尚德电力收到纳斯达克退市警告,并于今年9月末得到当地(无锡)政府的债务担保。今年7月,中国专注于多晶硅生产的大型太阳能企业赛维LDK也从当地(新余)政府获取近8000万美元的资金援助。
李俊峰是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者之一,并颇具影响力。他表示中央政府暂不会出手扶持国内境况不佳的太阳能电池板企业。这些企业应该“对自身问题负责”。
他认为当地政府给于太阳能企业的支援纯属“自杀行为”,因为这只会令产能过剩的情况更加恶化。李先生说道:“倘若其它当地政府也效仿无锡与新余政府的举措,这将于饮鸩止渴无异。此举只会加速这些企业的灭亡。”绝大多数中国太阳能企业为私有企业,不过当地政府通常会持有本土企业的少数股份。
李俊峰表示,中国太阳能部门完成其自然整合周期至少需要一至两年。不过由于中国破产法仍缺乏清晰明确性,这个整合周期很可能将更长。相比于欧盟更快的破产体系,这将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中国企业想要蒸蒸日上锦上添花并非易事,然而走上毁灭道路似乎更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