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产品长达近一年的双反调查“靴子”落地。美国时间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晶硅光伏电池做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决定,裁定中国企业的反倾销税率为18.32%至249.96%,反补贴税率为14.78%至15.97%。根据裁定结果,反倾销税率与初裁相比有所下调,最高幅度不变。反补贴税率则大大高于初裁的2.9%-4.73%。中国商务部昨日对裁决结果表示强烈不满,称中美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裁决也将损害美原材料和设备出口商以及消费者利益。
龙头企业不放弃美国市场
根据终裁结果,61家中国光伏企业享有单独的反倾销税率,范围在18.32%至31.73%。合并税最低的天合光能税率为23.75%。无锡尚德的合并税率最高,为35.97%。无锡尚德在声明中表示美国的这一裁决并不公平。此前,无锡尚德已经宣布瘦身计划,暂时减少光伏电池和晶片产能。
不过,由于部分龙头企业的终裁税率低于初裁,有企业表示“这显然不算最坏的结果”。天合光能美国总裁MarkMendenhall昨日称,将继续扩大北美市场业务。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苗连生也表示,美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将继续致力于这个市场的开拓。”
对绝大多数中小光伏企业而言,裁决意味着美国市场大门的关闭。无法享受单独税率的光伏企业在美国出口电池片及组件将要被征收249.96%的反倾销税率。
按照相关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预定于11月23日对此作出终裁,如果届时作出肯定性终裁,美国商务部将在11月30日签发反倾销和反补贴令。
中国机电商会的相关人士昨日表示,中国企业将继续坚持抗辩。但市场普遍预计,国际贸委会6名委员去年一致认定美国太阳能业者受到中国进口品实质上的损害,因此最终做出肯定性裁决的可能极大。
担心欧盟效仿
中国晶硅光伏电池在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然而,近年来,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高速发展也招致了不少贸易保护主义的“炮火”。随着美国终裁结果的出台,让光伏产业更加担心的是,作为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第一大目的地的欧盟将仿效美国,最终对中国光伏企业举起双反大棒。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日表示,美国在新能源领域挑起贸易摩擦,向全世界发出了贸易保护主义和阻碍新能源发展的消极信号。
今年9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成为迄今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欧盟已于近日公布了涉案的中国应诉企业名单,抽样调查企业总共134家,其中英利、尚德、赛维、锦州阳光、晶澳和旺能光电6家为强制应诉企业。数据显示,欧盟市场约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份额的六成以上。
针对中国光伏企业遭遇的海外风险,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正酝酿“救市”措施,希望能够推动国内光伏市场的规模发展。国家能源局9月28日发布公告称,将建立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