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就在因遭受欧美“双反”而陷入“绝境”之际,中国光伏产业似乎又遇见了一次“绝处逢生”的机会。
9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15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到250亿千瓦时。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光伏总装机容量为3.6吉瓦,这意味着未来3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有望扩大6倍以上。这被视为是提振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一大举措。
然而,在我们看来,若想要《规划》发挥其提振中国光伏产业的作用,还需解决两方面问题。
并网难
多年以来,“并网”一直羁绊着光伏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拓展。
拿金太阳示范工程来讲,该工程是2009年国家层面专门针对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实施的财政支持政策之一。但作为具体的项目而言,整体的进展却非想象中那样顺利,难点就落在了并网许可的审批上。事实上,在2009年国家电网对光伏项目有一个原则性同意并网的文件,只有具备这个文件才能开工建设。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向电力公司申请正式并网的工作成为重中之重,依照电力公司要求提供并填报相关资料,同时还要去相关单位做电力方面的设计;按要求,整个程序完成之后方能获得财政拨付给企业剩余的30%补助资金,而这还并不是最令人头疼的。不少企业在项目建设完成近两年来,一直未能获得并网许可、不能如期进行发电产生效益,始终处于“晒太阳”的状态。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2009年和2010年项目目录中,金太阳工程批复项目主体工程完成并网项目106个,主体工程完成未并网项目44个。从数据来看,尽管并网项目占完工项目的71%,然而,实际并网情况并不乐观。这些并网的项目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具有国家电网正式并网许可文件的项目,一种是没有上述文件但企业自行并网的项目,前者的数量极少。按照实际意义上的并网,就是被国家电网认可和许可的情况下进入电网系统发电的项目不超过10个,90%甚至更多的项目都没有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并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斯成表示,目前金太阳工程的最大问题是怎样解决电网消纳和并网的经济性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一个是介入的电网如何参与进来,目前没有合适的模式,所以导致了电网在批复并网上没有积极性;另一个是批复环节和程序较多,而且多个法规和条款存在冲突,很多操作和标准不完善、不规范。
当前,金太阳工程涉及并网有四大收费,不仅拉长审批的时间和程序,同时影响了项目投资方的经济效益和积极性。
此外,对于以输配电为主要业务的电力公司而言,如何在输配环节参与并获得收益是最为关键的,而这也直接影响了金太阳工程并网的进程。理论上电网方面的态度是“接受申请”,但是需要走程序,而且按照程序最快、最顺利也要两个月,实际上等待了一年甚至近两年的项目很多,主要原因是电网介入的商业模式还不是很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