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赛维的负债率位居光伏企业榜首。无锡尚德2011年四季度负债总额为36亿美元,负债率79%;天合光能负债总额17.3亿美元,负债率60%;英利新能源负债总额为32.4亿美元,负债率74.3%。
而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的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更是让业界哗然。美国商务部发表声明称,经初步裁定,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商或出口商在美国销售过程中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达31.14%至249.96%。
国内“领军”企业均将被征高额关税。其中,尚德电力税率31.22%,天合光能税率31.14%,英利等其他应诉企业税率31.18%;而未应诉企业征收“反倾销”税率高达249.96%。虽然这一裁决仍需经过美国贸易委员会的审查和终裁,方能生效。但这无疑让本已是身处冰窟的光伏企业更加雪上加霜。
然而,在危机出现同时,索罗斯基金调研光伏设备制造商精工科技,又令业界对光伏产业充满遐想。
那么,究竟赛维能否如尚德般幸运,悄然度过这场资金危机?光伏是否依旧是一个值得投资的产业?
上游亏损
实际上,光伏巨头频频出事,并非“中国现象”。4月初,世界最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之一的德国Q-Cells SE表示,放弃之前制订的一项债务重组计划,并向Dessau一家法院提交破产申请。由于产品价格下跌等问题的影响,公司运营陷入困境。2011年,该公司亏损8.46亿欧元(约合11亿美元)。公司承认,在对其他重组方案进行评估之后得出结论,除申请破产以外已无其他选择。
无独有偶,REC也宣布于2012年第二季度关闭挪威Her?ya规模达650MW的多晶硅片工厂。其直接结果是浆料回收分包商SiCProcessing,也宣布关闭年产4.4万吨的HeroyaII工厂的4条生产线。此外,First Solar也宣布减产。未来数月,海外部分高成本产能还将继续遭遇被淘汰。
总体来看,2011年第四季度,垂直整合的西方和日本厂商已经连续3个季度面对负利润,同时中国一线厂商的毛利率也从12%下滑到7%。主要光伏厂商的资产负债已经非常紧张。
与实体产业萧条相对应的,是资本市场的惨淡不堪。2011年,太阳能板块整体下跌44.46%,在所有板块中表现最差,跑输沪深300指数18.00个百分点;2012年上半年,光伏板块整体下跌4.16%,跑输沪深300指数16.11个百分点。亦如矽亚投资副总裁张兰丁所言,“如果中美两大市场不启动,仅靠欧洲和日本少量需求,其惨烈程度可以预见。”
危机之时,唯有手握资金才是王道。不过,无论爆出破产传闻的无锡尚德,还是颓废的江西赛维,都折在了资金链上。这也就不难看出,为何作为行业的龙头,也依旧未能在危机中独善其身的根源。
-65.5%利润率的江西赛维,被指深陷为引资而签订的一纸“对赌协议”,约定条件为项目内部收益率需达到23%。而此时,无论是多晶硅,还是光伏组件等产品,利润率不过是10%左右,而23%可谓是抓不到手的海市蜃楼,更何况市场仍在每况愈下。而一度因“诈捐门”而风波不断的尚德,归根结蒂还是资金问题。
不过,对赌协议刚刚爆出,便又现国开行江西省分行为江西赛维提供20亿元贷款传闻。其实,国家开发银行的身影,也未曾游离出光伏产业。无锡尚德、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晶澳太阳能等知名光伏企业,都曾于2010年获得国开行的大额贷款。
国家开发银行也曾表示支持国际太阳能光伏业务,例如全球太阳能基金的意大利光伏电站欧洲光伏一期、上海航天汽车在意大利的光伏投资、新疆达坂城光伏项目。不过,虽有国家开发银行于身边助一臂之力,但是能否走出危机的深渊,还在于每家企业自身的修行。资金在握,是做简单的断臂自救,还是寻求更佳投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