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英利、尚德、天合光能、阿特斯国内四家主要光伏企业强烈呼吁欧盟立足长远,从中欧贸易合作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整体利益出发,慎重考虑对华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呼吁中国政府采取积极果断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大光伏巨头在声明中称,光伏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任何限制市场的行为,都将置整个行业于危险境地。
他们表示,光伏产业是世界的产业,各国在发展光伏产业的过程中,属于利益共同体。欧盟2011年对华出口光伏设备及原材料总值达75亿美元。在近年的光伏贸易方面,欧盟也基本处于顺差状态。而从整个光伏产业的价值链看,以规模、制造为优势的中国,生产大多集中在组件端。其制造增值约每瓦0.2~0.3美元,按现在国际平均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成本每瓦大概在2.5~3美元来算,中国也仅占整个光伏价值链的8%~10%。
该声明还强调,中国光伏产业并不存在任何所谓的非法补贴和倾销问题。在此之前,为应对美国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国光伏企业已向官方提供了大量事实依据,证明中国光伏并不存在任何所谓的非法补贴和倾销。
此外,四巨头呼吁中国政府积极采取一切必要和果断的措施,维护中国光伏以及其他出口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公平竞争等合法权益。强烈呼吁欧盟慎重考虑对华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
光伏企业弱势难改
中国光伏产业巨头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对本报记者称,今年以来,受欧债危机的拖累和行业周期的影响,欧盟一些光伏企业不能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变化,业绩受到很大冲击。
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许瑞林表示,一方面,由于目前光伏产业的行业周期处于低谷中,利润水平很低。另一方面,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若遭遇欧盟反倾销调查,对光伏产业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
而伴随着中国光伏企业与欧美企业的贸易战升级,相关公司的股价则是持续低迷,截至周三收盘,英利收报2.05美元,赛维LDK收报1.51美元,均创出52周的新低。事实上,自去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双反”调查后,国内光伏行业积累的诸多问题导致整个行业陷入困境。而在A股市场,除了连续的贸易战影响投资者信心外,光伏企业陆续公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也显示面临普遍亏损。
超日太阳方面称,上半年光伏市场产能过剩现象依然严重,而且受汇率影响、经营成本的上升等问题的困扰。有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已经有7家光伏企业闯关失败。对于光伏企业的后市,不少券商也表示出谨慎的态度,认为下半年的经营压力极大,整体弱势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