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业真的“国内耗能、国外节能”?非也!“这种说法是非常片面的,在光伏产业链中最耗能的环节莫过于多晶硅的生产,目前用最先进的工艺生产多晶硅的成本是20美元/公斤,耗能大概在六七十度左右。国内企业的耗能问题正在逐步改善。”多年从事太阳能利用研究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记者说。
多晶硅企业力争国内降耗
在多晶硅的生产中,最主要的成本是电力成本,所谓“国内耗能”指的大都是电力成本,“如果要减少电力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综合耗电。”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相关专家告诉记者。
相关专家提供的数据显示,根据国家颁布的多晶硅能耗标准,每公斤多晶硅的耗电量必须在200度以下,而国内大部分企业的耗电量在120度到190度之间。“国内有许多企业在降耗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保利协鑫,他们去年每公斤的成本是24美元,耗电应该在七八十度左右,他们今年的目标是每公斤成本降到20美元,耗电60度到70度。”
在多晶硅的生产工艺中,太阳能级多晶硅的还原是最为耗电的环节,还原电耗一般会占到总电耗的50%~60%。一直致力于能耗节约的保利协鑫在近期的财报会议上表示,“最新还原炉电耗可低至每公斤40度,综合电耗可低至每公斤65度”,还原电耗占总电耗的62%;国内另一家多晶硅主要供应商目前的综合电耗为100度,还原电耗占到55%~58%。
技术封锁影响国内节能
自美国商务部3月下旬做出对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品反补贴调查的初裁后又跟进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并且欧盟、印度也有跟进之势。作为反击,7月17日,中国商务部已确认在多晶硅领域对美国发起“双反”立案,并对韩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相关企业已被要求递交更为完整的申诉材料。
据悉,5月份我国多晶硅的进口均价是27美元/公斤,其中,从德国进口大约36美元/公斤,韩国进口27美元/公斤,美国进口22美元/公斤。27美元/公斤的价格,国内除了一些龙头企业外,绝大部分企业都无法做到。是国外企业的生产工艺高,还是另有蹊跷?
“韩国的生产工艺和美国一样都属于世界先进水平,耗电应该在90到120度左右,成本大约每公斤30多美元,当然它敢以低于成本价近10元的价格出口中国应属倾销行为,但从中可以看出,在韩国发展多晶硅产业一定是有高额的补贴,并且多晶硅仅仅是这些集团业务的一部分,这些大型集团的其他业务足以为多晶硅的低成本出口‘买单’。”孟宪淦告诉记者。
虽然同为亚洲国家,但韩国从美国、德国等工艺先进的国家手中买设备、技术较中国便利得多,中国受到技术封锁的情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但从目前国内几家大企业,比如保利协鑫的生产工艺看,都已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非常接近。应该说,我国对于美韩的回击能够为中国的光伏企业在“寒冬”中争取到一线喘息的机会。但究竟是否能扭转中国光伏业出口的局面,还将拭目以待。
中国光伏应掌握核心技术
近年来,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主打的可再生能源的平价上网问题广受关注,如果要扭转“国内耗能,国外节能”的局面,让光伏产能消纳在国内,不失为一剂良药。但在目前电力体制改革尚未成功,电网企业对于成本较高、发电不稳定的新能源仍持较为排斥的态度,并且新能源本身也确实有诸多的技术问题尚未突破。这一切,让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的前景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对此,孟宪淦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应该说目前电力体制改革的困局只是影响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的一个方面,现在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首先要解决的还是生产工艺和核心技术的问题,先把成本降下来,再谈其他条件。电力体制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事,难不成我们非要等到电力体制改革成功了,再去发展技术和工艺?”
同时,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张粒子也表示:“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波动性和间隙性决定了它与传统电源不同,它增加了传统电源为系统提供调峰、调频和备用等辅助服务的负担。在大规模的技术突破之前,可再生能源在一个系统中的装机容量比例不能过高。”
如果说电力体制改革是中国光伏业在国内消纳产能的客观条件,那么光伏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就是保障生存和发展的主观条件,如何让中国光伏业告别“国内耗能,国外节能”的诟病?唯有厉兵秣马,以最雄厚的实力告别寒冬,迎来整个产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