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be(索比)太阳能网讯: “现在组件已经没办法降了,多晶硅也没办法降了,好多企业都在亏本做。”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策划部经理柳正信说。
“国家应该把国内的光伏产业拉动起来,要不然就面临着死亡的问题。”
2011年,是中国整个光伏产业迅猛发展以来,遭遇的首个严冬。谁也没有料到,这个朝阳般的新能源产业,遭遇了冰火两重天。
过剩危机
多晶硅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史很短,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50多年的发展来说,创造出了火箭般的速度。2011年,尽管世界经济遭受金融危机的打击,中国的多晶硅产业却突飞猛进,由世界第四跃居到第一。
目前,国内已建成稳定投产的规模以上的多晶硅项目达到43家,2011年总产能14.5万吨,其中保利协鑫、江西赛维、洛阳中硅、重庆大全等四家位居全球前十大多晶硅企业的规模占据了中国总产能的70%。
其中,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硅业),是目前国内多晶硅制造的领头羊。该公司是上市公司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协鑫)的核心子公司,2006年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不到6年的发展时间里,保利协鑫的多晶硅产能为6.5万吨,产量达2.9万吨,均跃居全球第一,市场份额占全国的半壁江山。
3月,美国商务部以“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商或供应商接受了中国政府不公平补贴”为由,决定对这些产品征收2.9%~4.73%的反补贴税,征税由光伏电池扩至光伏组件。对此,柳正信表示,“双反政策”对中国的光伏企业影响很大,也非常直接。光伏企业不仅面临着原材料和人力的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也面临着反倾销政策的压力。
保利协鑫的传媒总监王根荣告诉记者,今年,保利协鑫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将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两方面同时控制,其中,管理成本要比去年要下降30%左右,力度很大。虽然中能硅业暂时没有裁员,但下游企业肯定会面临这个情况。比如切片公司,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不需要科技含量,这种企业恐怕均要面临裁员的抉择。
我们也被倾销
国内光伏企业的困境并不止于此,从去年开始,在面临出口急剧萎缩的情势下,来自韩国和美国的“倾销”,更令局面雪上加霜。
2011年,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64613.86吨,同比增长36.00%;此中,从韩国进口21361吨,同比增长89.47%,自美国进口仅次于韩国,达到17476.32吨。目前韩国OCI、美国Hemlock为主的多晶硅巨头主要市场均是中国,韩国企业70%的多晶硅均运往中国。
目前,韩国出口中国的硅料,最低售价为23-25美元/公斤,市场甚至传言要降到20美元/公斤。在国内市场上,目前只有中能硅业、赛维LDK目前的多晶硅成本在20美元/公斤上下,可以与国外巨头竞争,大部分多晶硅企业的成本在35美元/公斤以上。
“韩国的多晶硅硅片,比我们国内的硅片还便宜。这种不惜代价的倾销,就是想把中国企业挤死,然后全世界多晶硅再上涨,反弹回去之后再控制市场。”王根荣说,照此情形发展下去,坚持不到9月份,中国的多晶硅企业恐怕要倒闭大半儿。
王根荣透露说,保利协鑫正在牵头组织国内的多晶硅企业,向商务部提出申请,调查韩国向我国倾销多晶硅,目前还未的得到答复。
王根荣认为,美国实际上对光伏产业也有补贴,这个行业以军工企业起家,最初做卫星的太阳能帆板,收到了美国政府的补贴。只不多,在下游环节,中国依靠劳动力便宜的优势,最终的电池组件成本要更低,美国就认为我们倾销他了。实际上,是他们多晶硅对我们倾销,我们才是真正的倾销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