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信息 研究咨询 服务应用 展会会议 视频图片 期刊专栏 新媒体
关闭
关闭

中国新能源产业即将形成“堰塞湖”

发表于:2010-08-24 16:48:32     作者:中国环保网 来源:solarbe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市场前景,在业内看来,是一场在可预见的时间内都不会衰竭的大买卖。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称,2009年世界各国对新能源的投资超过1620亿美元,其中,中国以364亿美元位居榜首。美国商务部预测,202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将达到1000亿美元。

    国外的预测似乎还显保守。根据中国正在制订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在2011-2020年的规划期内,累计投资将达5万亿元人民币。为了实现非石化能源2020年达到15%的目标,核电规模要至少达到7500万千瓦以上,水电装机规模则要达到3.8亿千瓦以上,其他生物质能的利用规模应达到2.4亿吨标准煤以上。在比例上,在15%的非化石能源中,水电占9-10个百分点,核电占2-3个百分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占2个百分点以上。

    新能源产业的宏观前景,吸引了国内外很多资金涌入。既有VC、PE等投资基金,又有企业投资,还有大量的政府投资,如果算上政府的各项财税政策优惠,国内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正在高速增加。实际上,围绕太阳能和风能,前几年国内已经历过一轮新能源大投资,目前,在新能源领域,国内已有十几家企业在境外上市。

    不过,国内新能源产业的链条并没有完全打通,无论是投资还是配套政策,都存在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导致新能源产业出现了“堰塞湖”问题。所谓“堰塞湖”,是指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过多集中于上游领域,在资本推动下,上游产业环节迅速放大,造成产能过剩,而下游的应用和消费环节严重不畅,阻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在太阳能光伏领域,中国迅速发展出了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制造能力。2009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项目已建、在建或拟建的超过50个,投资规模超过1300亿元,全部产能超过23万吨。里昂证券曾估计,2009年太阳能市场最多能吸收70亿瓦的组件,但在供给方面,即使不计新增产能,已有产能供给就超过90亿瓦。由于光伏电池的应用端主要依赖境外,近两年国外市场的萎缩立刻加剧了国内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再加上高耗能、高污染的特点,使得多晶硅生产环节屡次被摆上“砧板”,面临政策限制的风险。目前看来,中国的光伏领域已经基本走上了“中国制造”的模式——中国廉价制造高能耗基础产品,再出口到国外市场进行高附加值的应用。

    风力发电领域也出现了“堰塞湖”状况。在国家大规模开发风电的政策驱动之下,先是民营资本大举发展,紧接着五大国有发电集团也进入了这个领域。在风电设备制造领域,国内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目前已累计超过70家。与光伏领域不同的是,风电设备的利用在国内市场。由于国内对风电实行补贴,而且对风电发展实行配额制,引发了国内各大电力巨头在西北内地的“跑马圈地”和在东部的“跑马圈海”——抢占优质风场,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中广核等电力巨头都投身其中。

    然而,目前风电领域的竞争只是在比装机容量,并未充分考虑风电的利用问题,在风电上网、风电定价、风电补贴政策等方面都严重脱节。如果终端需求无法拉动,风电在上中游的投资就是没有效率的。值得重视的是,现在大量国有企业在配额政策的压力下,纷纷转向新能源领域,由于它们没有指望靠新能源赚钱,也不用担心成本,因此在新能源利用的市场招标中,扮演着“不计成本的破坏者”的角色,这对需要政策扶持的新能源市场的培育,是个极大的打击。

整体来看,中国的新能源投资势头很猛,政策扶持力度也不小,但由于产业链没有打通,尤其是没有解决终端应用的问题,致使相关投资出现严重的拥塞,成为产业领域的“堰塞湖”,这使得整个行业面临的风险在加大。

特别声明: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 news@solarbe.com 商务合作联系:010-68000822 media@solarbe.com 紧急或投诉:13811582057, 13811958157
版权所有 © 2005-2023 索比光伏网  京ICP备10028102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证:京ICP证120154号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天通泰科技金融谷 C座 16层 邮编:1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