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新能源与气候变化的问题被推到前台,中美对话的重心第一次由军事、政治转移到了能源和环境问题,
在让民众感到欣慰的同时又不禁反思,难道我们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比政治和军事问题更为见严重了么?
2009年9月中国《光能》杂志封面报道——Group 2 or Green 2?两个国家的故事
是的。实际上,和平与发展一直是近年来的主题,虽然局部战争不断,但不致影响大局,而今年的干旱、洪水和高温天气已经让很多人意识到了气候的逐步变化,自然灾害每年带来的损失高达上千亿人民币。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国际上惊呼,中国要被美国拉拢组建G2集团,中美G2即Group2体系即将形成。笔者认为G2之言为时过早,而且也不大可能对外承认此事,但如果将Group换成Green,这样的一个G2体系则更加值得期待和令人欣慰。
两位华裔部长的寻根外交
中国发改委主任张平(右)会见朱棣文(左)图片来源:发改委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右)会见骆家辉(左 图片来源:发改委
就在中美对话之前,7月14日美国史无前例的派出2名华裔部长访华,分别是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能源部长朱棣文,而后者的经历更加传奇。朱棣文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历史上第二任华裔部长,所掌管的能源部是美国最重要机构之一,身上兼具了东西方的精髓。从学者到官员,朱棣文实现了完美转身,这次从美国到中国,他肩负起了架起两国之间的桥梁的重任。因此,他在上任之时就已经吸引了太多中国光伏企业的眼球。
明天就是今天
朱棣文此次在清华大学做了题为《应对能源与气候变化的挑战》的演讲,他引用马丁•路德金在1967年说过的话: “我的朋友们,眼前的事实就是,明天就是今天。此刻,我们面临最紧急的情况。 在变幻莫测的生活和历史之中,有一样东西叫做悔之晚矣。” 随后,他又参观了北京的零排放示范房屋和廊坊的新奥光伏。
在接受采访时,朱棣文说:“人类活动导致了气候变化,我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找到使人信服的证据 气候变化是存在的,人们很难理解我们可以预测五十、一百年的气候变化,很多人难以理解,但事实上,我们虽然不能预测一个人的寿命,但可以预测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
“我们需要采取共同行动,中国人民的一项就是愿意为子孙后代牺牲,希望他们过上幸福生活,我也希望通过努力为世界人们的子孙留下一片青山。”
“气候如果像科学家所预测的那样持续下去,中美两个国家都要受重创,应该形成美国领导发达国家,中国领导发展中国家的局面。美国应带头表明态度,发展清洁能源;中国希望长久的繁荣发展,所以应该有效地使用资源。”
对于碳排放问题,朱棣文此次坦承:“美国选择了能源昂贵的时期来建设基础设施,我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减排时期。中国应该吸取美国的教训,两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应该共同互助。”
朱棣文回忆起与两年前与温家宝总理的会面:“2年之前非常荣幸地与温家宝总理会面约45分钟左右,谈到节能减排及国际社会呼吁确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发可持续能源的路线图。温家宝总理讲中国在改善能源使用的计划方面发出了非常严肃的信号,将在清洁能源与环境上作出努力,2年后我来到中国,看到中国的确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
不谈“碳关税”,还是聊“智能电网”吧
朱棣文还点评了中美两国利用、发展能源的优劣势:“美国供电系统已经老化,对更新电网要求迫切;中国有长距离输电优势,但在配电和联网等方面占劣势。”7月16日,朱棣文、骆家辉造访了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探讨了双方在智能电网技术方面的合作问题。到目前为止,中美两国是在智能电网规划中最舍得花钱的国家,每年分别投入2000亿人民币和1200亿美元的预算,计划对全国的电网进行智能化升级。奥巴马声称,建立智能电网是为了“创造世界上最高的能源利用效率”。
相比智能电网,“碳关税”的问题则不愿在这个时候被谈起。在17日访问上海时,骆家辉被问及 “碳关税”问题时指出,参议院还没有通过《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现在并不是讨论“碳关税”的最好时机。骆家辉还表示,“美国消费者享受着来自其他国家廉价商品的很大便利,这些廉价商品如果来自于高耗能和高排放,那么美国消费者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碳关税”一直是中美双方互不相让的焦点,实际上这个概念最早是朱棣文提出的,如果其他国家没有实施气体强制减排措施,那么美国将征收碳关税,有助于避免使美国制造业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状态。但遭到中国强力反弹,指美国的“碳关税”违反世贸组织的公平交易原则。而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前在北京与骆家辉会谈时曾明确表示,“‘碳关税’违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事实上将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借口。”陈德铭希望美国政府遵守G20峰会达成的关于反贸易保护主义和慎用贸易救济措施的共识,客观公正地处理好有关案件。
朱棣文对与这个问题的解释是:“我们希望与中方合作共同推广节能理念,如果这些理念和技术得到推广,那么中国可以在国内使用这些技术。那时,我们在大规模建设节能建筑的时候,就不再需要从国外进口节能的建筑材料,而是可以在国内生产,就不需要缴纳关税。”
当记者提出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是否应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时,朱棣文对此原则表示理解,“发展中国家提出这样的这样要求完全正确”。不过他也表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国力的同时也应进行减排。
很明显,此次两位部长不愿在这个时候过多谈及此事,也预示着近几个月内中美关系将进入蜜月期,美国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对中国保持了相对温和的态度。
骆家辉同时指出:“中美两国都是能源消耗大国,所以发展清洁能源,做好二氧化碳减排工作是两国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发展清洁能源将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骆家辉认为,中美能源产业之间存在巨大互补性,他在当天的演讲中表示:“美国先进的绿色技术可以满足中国应对气候挑战的需要,并且美国相关能源产业的进入还可以给中国带来大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
能源和环境: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战略问题
中美战略对话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于2004年11月在智利圣地亚哥会晤时就进一步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达成的重要共识,是中美在战略和政治层面深入沟通的重要机制。2005年8月,首次中美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此后,作为定期对话机制,中美战略对话定期在中美间轮流举行,迄今已举行了6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于2006年9月由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北京启动,对话重点侧重战略和经济层面。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一年举行两次,自2006年启动以来先后举行了5次会议。
今年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伦敦参加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并确定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今年夏季在华盛顿举行。
此次访美,中国派出了150多人的代表团,对话的中方主持者是胡锦涛主席的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而美国政府则将参与对话的官员由以往的部长级官员升格为了内阁级官员,美国政府中到会的部长级官员也多达12位,对话的美方主持者是奥巴马的特别代表、国务卿希拉里和财政部长盖特纳。
朱棣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能源和环境,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战略问题”。巧妙的揭示了为何这次会派能源和商务两位部长,同时又是华裔,显示美国煞费苦心。
而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之前,经历了5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和6次中美战略对话(SD) ,此次首次将其合二为一,显示了此次对话的重要性,而做为核心问题的能源与环境,更是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甚至可以这样认为,之所以把战略对话与经济对话结合起来,就是为了在这两个方面达成某种实质性的共识。
风雨同舟与“YES, WE CAN!”
精通中文的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对话中强调,本次金融危机不仅有深度和广度,另一大特征是全球应对的速度和力度,而中美迅速出台有力的刺激计划是一个“转折点”(turning point),将两国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最后秀出中文,用中国最经典的成语“风雨同舟”来表明在当前的经济危机大背景下,中美要共同前行。
中方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巧妙借用奥巴马参加总统竞选时提出的标志口号“Yes,We can”来表示对合作共赢的信心。
谅解备忘录:发改委与能源部牵头
中美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清洁高效能源、保护环境、确保能源安全方面面临共同的挑战,拥有共同的利益。双方承诺通过采取积极的国内行动努力应对这些挑战,并认识到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对应对挑战非常重要。为此,双方谈判拟就了一份关于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美方由美国国务院和能源部牵头,中方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
根据该谅解备忘录,双方建立气候变化政策对话与合作机制,以推动:
(1)关于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的讨论和交流;
(2)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务实解决方案;
(3)成功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
(4)气候友好技术的联合研究、开发、应用和双方同意的转让;
(5)具体项目的合作;
(6)适应气候变化;
(7)能力建设和公众意识提高;
(8)中美城市、大学和省州应对气候变化的务实合作。
基于公平、两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及各自能力,中美两国认识到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双方重申,将共同致力于进一步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致力于今年底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功。
此外,该谅解备忘录扩展并加强中美之间在清洁高效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以帮助两国实现环境可持续和低碳经济增长,并完成国家的经济和发展目标。两国决心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在这些领域中,双方联合的专业技能、资源投入和研究能力,以及两国市场合并的规模,都能加速实现共同目标的进程。双方认识到正在执行的《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简称“十年合作框架”)在促进两国能源和环境领域务实合作方面的重要性。双方承诺实施十年合作框架下所有现有的五个行动计划,包括清洁高效电力、清洁高效交通、清洁水、清洁大气、森林和湿地保护,并通过制定包括节能和能效在内的新行动计划扩展十年合作框架。双方还认识到十年合作框架下的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所具有的重要性,并承诺加强该计划。
双方决定通过油气论坛、能源政策对话和新建立的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继续开展务实合作,并将在今年内举行相关会议。双方承诺在可再生能源、清洁煤(包括碳捕集和封存)、智能电网、页岩气、第二和第三代生物燃料以及先进核能方面加强合作。双方同意在战略石油储备、提高能源市场透明度等领域开展对话。中方邀请美国政界、媒体、学术界代表到中国参观清洁能源设施,美方确认收到邀请。
shine(光能)杂志认为,这份谅解备忘录对于光伏技术、智能电网建设等方面意义重大,而且有利于中国光伏产品走进美国市场。同时有助于制定较为完善中国目前的光伏产品标准和光伏政策的制定,以及选择适宜本国发展的光伏系统类型。但大部分细节出台仍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而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中美双方善意的合作交流,将有利于建造稳定繁荣的金融秩序,同时中国的经济局势更加趋于稳定,对光伏业的发展来讲也是大有好处的。
在本次会议上,王岐山稳稳的接住了奥巴马抛过来的篮球,被媒体称为“传的巧,接的妙”,而中美双方也已经确定2010年将在北京举行第二次中美对话。那么接下来的球该怎么玩?至少这次会议更多的关注的是能源和环境问题,而不是军事、政治,那么明年的呢?我们希望仍然如此。因为,我们面临的是这是双赢还是双输的局面,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任何一个合格的政客、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类都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文:曹宇(本文未经许可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