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迟迟无法得到全面推广,其主要障碍便是居高不下的成本。这种局面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被打破——随着薄膜技术的成形,成本将下降一半多。
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能约占全球市场的16.7%%,而年度光伏发电量不仅落后于水电、火电,也落后于同时起步的风力发电。
现有技术有待突破
经英国皇家学会提议,中英太阳能高层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研讨会由中科院国际合作局与高技术发展局主办,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英国皇家学会副主席Lor-naCasselton以及中英双方30多位科学家出席会议。
2006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达到380MW,产量位居世界第三。2007年,我国硅材料的生产能力达到100吨,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达到800MW—1000MW。
“未来2—3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有可能取代欧洲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生产国。”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文静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他同时也表示:“但我国太阳能电池的市场规模并不大,现在我国太阳能电池的应用需求仅为10MW—20MW,太阳能电池造价高是最重要的限制因素。而我国尚未给予太阳能发电以优惠补贴政策。”
该所另一位研究员许洪华表示:“价格和效率仍是限制太阳能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但太阳能仍是一可以为全人类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这也是全球科学家趋之若鹜的主要原因。”
王文静表示:“目前,已经大规模产业化的太阳能电池主要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而这种电池造价昂贵。随着低成本的需求扩大,薄膜太阳能电池逐渐浮出水面。这种电池造价较低,仅为晶体硅电池的1/3—1/2。但由于技术限制,这种电池的效率目前不是很高。在本次论坛上,中英专家讨论的课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这种电池的效率。一旦实现这一目标,太阳能电池的造价将大大降低。”薄膜技术应用提速
日前,四川崇州规划总投资6亿元的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项目,将于今年7月开建。据介绍,项目建成后,年生产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的能力将达到30兆瓦,为全国最大。
非晶硅是一种新兴的半导体薄膜材料。它作为一种新能源材料和电子信息新材料,自上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取得迅猛发展。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是太阳能电池的理想材料,是一种无污染的特殊能源。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与晶态硅太阳能电池相比,具有低光强下转换效率高,大大节约成本等优点。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项目目前在西南地区还是空白,在国内也为数不多。
除技术创新之外还要政策扶持
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2006年,我国的光伏电池产量就达37万千瓦,仅次于日本、德国,成为全球光伏产品制造第三大国。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之所以出现“有产业无市场”的状况,主要原因之一是光伏发电价格高于传统能源,有关决策部门觉得“不划算”。此外,太阳能光伏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基本上是“零排放”,但在其所需要的重要原料——硅的提炼过程中会有一定排放,又使一些人认为发展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的目的没有达到。在这样的认识下,有关部门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推动不很积极,扶持也不到位。
有关专家介绍,在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方面,国外比较成功的做法有三个:一是采取政府导向的形式,扶持节能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抑制传统能源的使用,比如采用征收排放税等经济杠杆,力求尽早实现传统能源结构的改变;二是通过政策鼓励机构和家庭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并将“绿电”输送到国家电网;三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一方面降低成本,缩小太阳能发电与传统电力的价格差距,一方面改变原料结构,有效减少甚至消除原料提炼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分析人士指出,促使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认识,将太阳能电力放到优先发展位置,出台激励政策,培育消费市场,鼓励技术创新。专家建议,尽快出台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完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提高其在发电总量中的指标比重。同时,通过补贴政策,支持鼓励太阳能发电并网,鼓励家庭安装使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国家电网应无条件收购家庭“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