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天合光能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钙钛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专利申请号为CN202410955666.6,授权日为2024年9月17日。
随着光伏技术全面迈入n型时代,n型组件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据索比光伏网统计,2022年全球n型组件出货量仅为约20GW,而2023年这一数字已增至约121GW,实现了五倍增长。预计到2024年,n型组件出货量将进一步攀升至400
已经证明界面分子可以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然而,这种效果受目标基底的影响,特别是受其与界面分子的键合的影响。界面分子与基底的键合较弱通常意味着与钙钛矿的键合较强,这可能导致界面分子不可控地插入钙钛矿本体,从而导致器件性能下降。鉴于此,2024年9月16日北京大学赵丽宸&朱瑞于Nature Energy刊发协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分子的双边键强度的研究成果,选择双(2-氨基乙基)醚(BAE)作为正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钙钛矿和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界面分子,并制定了一种协调BAE双边键强度的策略。具体而言
隆基中央研究院联合多家单位通过额外沉积二碘化二铵分子,有效的电子提取与进一步抑制非辐射复合相结合。该钙钛矿/硅叠层电池实现了34.08%的高效率,33.89%的独立认证稳定PCE,同时具有83.0%的填充因子(FF)和近1.97 V的开路电压(Voc)。这是首次报道的双结串联太阳电池的认证效率超过单结Shockley-Queisser 33.7%的限制。
半导体材料的p型或n型性质直接决定光电器件的最终性能。一般来说,沉积在p型基底上的钙钛矿倾向于p型,而沉积在n型基底上的钙钛矿倾向于n型。鉴于此,华东师范大学的李晓东和方俊峰教授团队在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文,题为“Substrate Induced p–n Transition for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本文报道了一种基底诱导重生长策略,用于在倒置型PSCs中诱导钙钛矿表面的p到n型转变。首先在p型基底上生长并结晶p型钙钛矿薄膜,然
2024年9月3日,广东省润世华控股集团旗下广东本数光能科技公司携手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童金辉教授团队,研发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经国家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认证,转化效率达到了30.41%。此转化效率为当前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的世界最高效率,也是低成本薄膜光伏电池的世界最高认证效率。标志着本数光能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进入三季度以来,多家央国企开启组件设备招标,规模动辄超过10GW,引起了相关企业的激烈竞争。值得关注的是,包括华能、华电、京能在内,多家发电企业对BC、HJT等电池组件产品设置单独标段,而不是与TOPCon放在一起
在这项工作中,该团队报告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策略,通过原位表面反应来调节表面压缩应变,以稳定CsPbI3钙钛矿。使用分子构型与CsPbI3的单位晶格参数的整数倍密切匹配的螯合配体,可以在CsPbI3表面产生压缩应变。化学键合和应变调制的协同作用不仅钝化了薄膜缺陷,而且抑制了钙钛矿相的降解,从而显著提高了无机钙钛矿的固有稳定性。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信息,近日,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太阳电池、其制备方法和锡基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为CN202410531329.4,公开号为CN118524753A,公开日为2024.08.20。
本文提出了一种共吸附(CA)策略,使用一种新型的小分子2-氯-5-(三氟甲基)异烟酸(PyCA-3F),将其引入2PACz和钙钛矿/有机层之间的埋藏界面。这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2PACz的聚集,提高了表面平滑度和工作函数,从而提供了一个平坦的埋藏界面,有利于钙钛矿。由此产生的晶体质量的提高、陷阱态的减少以及提取和传输空穴能力的增强推动了基于p-i-n结构的PSCs的功率转换效率(PCEs)超过25%(经认证为24.68%)。
简化多层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制造工艺对其生产成本效益至关重要。鉴于此,厦门大学唐卫华教授&张金宝教授团队在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发文,题为“In situ Blending For Co-Deposition of Electron Transport and Perovskite Layers Enables Over 24% Efficiency Stable Inverted Solar Cells”,本文提出了在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加入(3-(7-丁基-1,3
倒置无机Cs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由于固有的强大的热/光稳定性和串联兼容性,是下一代光伏发电的潜在候选者。然而,倒置 CsPbI3 PSC的性能和稳定性由于较差的能量排列和丰富的界面缺陷态,落后于 n-i-p 对应物。鉴于此,高丽大学Sang Hyuk Im & Jin Hyuck Heo & 韩巴大学Ki-Ha Hong & 天津大学张飞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Inorganic-Derived 0D Perovskite Induced Surf
陷阱辅助非辐射复合损失和湿气引起的降解严重阻碍了高效稳定的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开发,因为这种电池需要高质量的钙钛矿体相。鉴于此,中科院化学所王吉政团队在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文“Cyclic Multi-Site Chelation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通过将热稳定钙钛矿层与路易斯碱共价有机骨架(COF)相结合来缓解这些挑战。COF有序的孔
扫描探针显微镜 (SPM) 为人们对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纳米级和微米级特性以及光伏和光电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提供了重要的新见解。鉴于此,新南威尔士大学的Jincheol Kim、Jae Sung Yun和Jan Seidel教授在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发文,题为“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of Halide Perovskite Solar Cells”,他们深入探讨了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技术在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SPM测量能力的概述,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