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光伏产品线总裁周涛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光伏产品线总裁周涛致开幕辞,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推进,储能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和电网稳定运行的关键,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构网型储能以其卓越的电网支撑能力,已成为储能领域的前沿热点,而储能安全更是关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华为数字能源刚推出了全新的FusionSolar9.0智能光储解决方案,推动构网技术从储走向光储,走向全场景,实现全面应用。
坚持高安全标准是维护电网稳定的核心,华为数字能源提出“不起火、不爆炸、不扩散、不伤人” 四大卓越安全标准,从芯到网的安全设计提升系统可靠性。华为将坚定不移地持续创新,联合客户、伙伴、行业组织等共同推动安全标准的落地和商业模式创新,确保产业链各方都能从技术进步中获益,拥抱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构网商业:推动主动安全构网应用,加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Wood Mackenzie亚太研究总监Robert Liew
Wood Mackenzie亚太研究总监Robert Liew发表“构网如何释放5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投资”的演讲。他预计,从2025年到2034年,市场需要1.1万亿美元的电池储能系统(BESS)投资,以支持5914GW新增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容量发展需求。到2034年,全球电力需求将增长55%,可变可再生能源(VRE)将占80%以上。在没有足够BESS容量的情况下,将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融合到现有电网中,可能会导致电网不稳定。
Wood Mackenzie认为,构网型BESS将有效增加电网的稳定性,包括充当电压源、高电流瞬态支持、惯量响应、宽带振荡抑制和传统跟网型BESS无法实现的自启动功能。这对未来电网至关重要。世界上最大的构网光储项目——1.3GWh的红海项目,已经7*24小时连续运行接近两年。这一实际应用展示了通过可再生能源100%供电的构网型储能技术的稳定性。
VDE业务总监Patrick Zank
VDE业务总监Patrick Zank围绕“德国构网标准化和惯量市场的进展”分享了德国构网技术的标准化、市场化进程。他表示,构网技术作为未来电力发展的重要组成,统一标准和建立市场信任是推动其大规模投入使用的关键因素。VDE/FNN(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输配电联盟)和 ENTSO-E(欧洲输电系统运营商联盟)正在制定统一的构网型逆变器性能规范,以降低项目风险。且通过多种技术协同,如同步调相机、先进逆变器和混合电站的组合应用,来确保其系统韧性。
SchneiTec电力管理部总监Vannsith Ith
SchneiTec电力管理部总监Vannsith Ith就柬埔寨首个储能电站项目进行了分享。该电站采用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通过了13项构网性能测试和6项电站性能测试,验证了在离网、弱电网等场景下对电网的稳定支撑。该项目是柬埔寨有史以来首个构网型储能项目,也是全球首个荣获TÜV南德构网型能力认证的大型电力储能系统。该项目为后续扩容及大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基础。随着柬埔寨清洁能源计划的稳步推进,华为数字能源将继续引领能源创新,提供灵活扩容、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满足当地日益增长的可持续电力需求,并致力于推动当地能源基础设施的发展。
TÜV南德智慧能源高级经理 邱必力
TÜV南德智慧能源高级经理邱必力以“构网技术标准化与柬埔寨光储项目案例”为主题,进一步分享了建立构网型技术标准的生动实例。TÜV南德根据多年在可再生能源及电网领域的深厚积累,开发了构网型技术标准PPP 58232。该项标准将会对新能源发电及储能系统主动支撑电网稳定的关键功能,通过实证测试分析其真实能力,为构网型技术标准化提供可靠的工程方案。
全球首个荣获TÜV SÜD构网型能力认证的大型电力储能系统
目前该标准已经通过具体项目测试,在2025年初,TÜV 南德对华为在柬埔寨构网型光储系统的构网能力,根据PPP 58232结合当地电网条件及电力公司要求进行了实证测试。其关键功能可满足国际及欧洲先进的电网技术对应指标及参数。此次测试成果为构建稳定可靠的智能电网提供了实证基础,并对东南亚构网型项目的开发提供示范。
华为数字能源构网型储能业务 CTO陈丹青
华为数字能源构网型储能业务CTO陈丹青发表了“华为构网创新与商业实践”主题演讲,他表示,构网技术的大规模商用面临四大技术难题,包括多机并联稳定、宽频振荡抑制、强过载支撑、设备安全可靠性等。
华为数字能源凭借在光伏和储能领域的深厚积累,尤其是并网友好性和构网技术上的长期研究和深入实践,提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技术体系。构网能力贯穿发输配用各个环节,并重新定义了构网能力的硬核标准:构网型储能应具备贯穿电力系统发输配用的全储能性能、全电网工况、全生命周期构网能力,可为电力系统提供确定性的稳定支持,且以一套构网型储能平台满足未来不同商业模式需求。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在青海、西藏等项目中通过严苛实证测试,并在GW级项目中成功应用。
储能安全生态:共筑安全防线,打造产业可持续发展基石
储能安全正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如何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确保储能安全,是整个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区域业务总裁(非寿险)陈伟澎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区域业务总裁(非寿险)陈伟澎围绕“储能项目保驾护航”主题进行分享, 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拥有140年以上保险风险评估经验,作为世界第一个为储能电站提供长期质保险方案的保险公司,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当前已经在新能源行业为超过90个国家的900个光伏或者储能项目提供了相关保险方案。慕再保险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财产一切险、性能保险、建设期的工程险、运输期的海上货物险等帮助客户避免风险和损失,为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太阳能与商业产品服务电力电子产品总经理陈雄
在“储能安全标准与愿景”主题演讲中,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电力电子产品服务总经理陈雄对储能安全标准进行了深入解析。他指出,真正的系统安全应贯穿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涵盖设计、生产、运输、安装等全流程,实现端到端的系统性安全保障。只有通过推动统一标准的建立、以最高标准要求安全事故防范、在安全设计上始终坚持严谨与审慎,才能有效保障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储能安全标准持续提升的过程中,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产品成为行业首个通过TÜV莱茵最高安全等级认证的产品。在极限燃烧测试中,该产品表现出色,不仅顺利通过Safety Prime最高级别的测试要求,部分关键指标甚至优于TÜV莱茵既有标准。此次测试将安全验证的成果进一步转化为行业标准建议,为储能行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华为数字能源构网型储能领域总裁 郑越
华为数字能源构网型储能领域总裁郑越发表了“守护能源未来,共筑安全基石,共同推进储能安全迈向新台阶”主题演讲。他指出,储能系统具有高密度、高电压、大电流三大典型特征。在生命周期内,储能系统的电化学不一致性、电网的不确定性、数字化管理能力不足等都可能导致巨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问题,华为数字能源推出了创新的“磐石电池包”、“组串式双极架构”、“智能健康诊断”三合一的安全体系,确保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安全:
将电池包作为最小的安全单元,遵循电池热失控的机理,采用三重绝缘以防止电弧、热蔓延和火灾。
通过架构设计有效防止电流反灌,确保高低压穿越期间有功功率保持稳定,支持电网的快速恢复。
领先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使安全可视化和可管理,从芯到网的智能安全防护支持最长7天的故障预警、30种以上的故障识别、24小时实时状态监测。
华为数字能源联合国际权威机构DNV,对其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成功进行了极限燃烧试验,全面验证了其在极端燃烧场景下的安全防护能力。此外,论坛期间通过华为东莞构网型储能综合实验室,展示了针刺、浸水、热失控三大极端测试过程。测试结果有效验证了该系统在“不起火、不爆炸、不扩散、不伤人”四大卓越安全标准及“电网友好型、负荷友好型、环境友好型”三大基本安全标准下的安全表现。华为数字能源将持续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高质量、高安全的光储解决方案,携手产业链奔赴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未来。
储能安全倡议仪式
论坛最后,华为数字能源联合客户、伙伴、组织机构发起储能安全倡议,旨于完善储能专属消防规范、推动储能安全分级全球推广和持续迭代、建立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可视可管的安全能力、建立储能项目全流程风险评估体系,从而守护能源未来,共筑安全基石,共同推进储能安全迈向新台阶。
索比光伏网 https://news.solarbe.com/202506/16/390442.html
本站标注"来源:碳索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作品,均属www.solarbe.com合法享有版权或已获授权的内容。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转载、复制、传播等方式使用。
经授权使用者,须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在显著位置标注来源,不得修改内容。违规者将依据《著作权法》追究法律责任,本站保留进一步追偿权利。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变电站作为电力输配系统的重要枢纽,其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正不断提升。在这一过程中,稳定、高效的通信系统成为支撑变电站自动化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其中,具备强抗干扰能力、高可靠性及适应极端工业环境能力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已逐渐取代传统通信设备,成为站内通信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的当下,中国光伏产业正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关键转型期。伴随行业逐步进入市场化转型阶段,如何激发全民参与热情、破解市场渗透瓶颈、构建全产业链协同生态,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7月10日,广州发展2025-2026年度光伏逆变器集中采购公告。本项目共分为2个标段,标段1集中式逆变器招标容量200MW,标段2组串式逆变器招标容量600MW,技术要求如下:注:本项目由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框架合同,具体单
7月10日,爱旭股份(SH:600732)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7亿元至2.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17.45亿元大幅收窄。据此测算,爱旭股份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盈利达到0.2-1.3亿元,实现扭
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对紫外线(UV)敏感。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表明,365nm 紫外线会解离 Si-H 键,导致氢原子从 a-Si:H/c-Si 界面迁移并形成亚稳态缺陷。东方日升全球光伏研究院联合东南大学,针对n型异质结电池和组件的紫外稳定性进行了深度机理性的研究,开发了低紫外损伤连续PECVD 工艺,通过优化i1钝化层氢含量达33%( a-Si0x:H)i2钝化层氢含量达25%(a-Si:H),使载流子寿命提升至3.6ms,紫外诱导衰减(UVID)从1.59%降至 0.71%。
7月5日,由晶澳科技、阳光电源与江苏巨擘能源联合主办的 “‘超’能彭城·‘光’聚未来” 主题线下活动在徐州圆满落幕。活动以火热进行的“苏超”赛事为纽带,创新融合球赛观战、技术分享与趣味互动,定向邀请150余位分布式光伏领域高潜力客户,共同探索光储融合解决方案,深化终端合作生态,为行业淡季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分享了年度报告中第七篇,我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情况我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情况
近日,在“双碳”战略目标深入实施与能源结构转型推进进程中,2025中国仓储冷链新能源生态论坛在苏州成功举办。论坛汇聚超50家仓储冷链业主方、新能源企业代表及行业权威专家,聚焦冷链与新能源跨界融合,共探行业绿色发展新路径。
近日,2025 PVTD钙钛矿晶硅叠层与光伏前瞻技术论坛暨金豹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来自光伏行业领袖、技术专家、政府代表、行业组织及研究机构精英等参会。一道新能CTO宋登元博士受邀主持了上半场的大会,并作了《一道新能DBC 3.0 Plus高效电池特性与发展方向》主题报告分享,系统地论述了一道新能在行业前沿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DBC电池五大硬核技术树立行业新标杆。同时,凭借系统技术布局及全面领先的产品优势,搭载TOPCon 5.0电池的DAON系列组件获颁2025年第七届光伏金豹奖金组件奖,依托企业创新及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库布齐沙漠基地鄂尔多斯4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送出工程(蒙东布尔陶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核准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