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人物 > 正文

《中国企业家》丨对话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技术创新是通威核心竞争力之一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发布时间:2025-04-02 11:25:26

穿越周期的通威方案是什么?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艳艳

编辑|张昊

“与过往供需错配型周期不同,此次周期还叠加了技术迭代加速和海外贸易壁垒的复杂性。”今年2月底,谈及光伏行业正在历经的“周期”性波动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技术迭代加速,指向TOPCon、HJT、BC等技术路线延展。尤其是,光伏技术迭代迅速,近两年随着PERC电池转换效率逐渐逼近瓶颈,以TOPCon为首的N型技术如新星般崛起,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追求创新之路永无止境,坚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不断做大做强的根本保证。”刘汉元主席说。

在光伏技术革新与周期波动的汹涌浪潮中,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目前已锁定光伏领域的多项前沿技术开展攻关,目的是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牵引力。目前,该中心全面布局了行业主流的TOPCon、HJT、XBC、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及组件技术研发。刘汉元主席认为,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与质量,更为公司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何快速走出周期?刘汉元主席认为,“主要取决于我们光伏应用的速度和全球能源转型大家共识形成的程度,当然也取决于这个行业里面的产能新增,以及相对后进产能的淘汰或边缘化的速度。”

以下为核心要点:

1.企业要稳健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实现生产数据持续完善,让软件和硬件并驾齐驱,自动化程度更精进。

2.追求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对专业化的忽视,要营造“有所为,有所不为;你为我好,我为你好”的商业生态。

3.非市场化的限产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市场调节的工具和手段之一。

4.如果把光伏行业比作人的成长,现在顶多处于“青少年时期”,所面对的种种问题,也只是暂时的。

5.创新是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谈“周期”特点

《中国企业家》:如能梳理,此次周期发生了哪些突出变化和重要节点?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刘汉元主席:其实在每一个行业里面,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个行业短缺可能就意味着价格上涨,需求量增加,供应不上的时候也意味着价格上涨。市场条件下价格本身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发现需求,然后根据需求重新组织生产、扩大生产,去满足和平衡这种需求。需求突然上来以后,在整个价格上升惯性冲得比较高、盈利能力比较强、获利比较多的情况下,又会造成投资的示范效应,驱使更多的投资行为和更多的资本涌入某一个环节、某一个产业,所以迟早会以产能产量过剩作为一个新平衡周期的开始。

通威太阳能科技合肥基地

《中国企业家》:应对周期,通威的判断和应对是什么?

刘汉元主席:面对行业周期,对于行业和企业来讲,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在周期变化中做到游刃有余。整个光伏行业质量管控能力水平在持续提升,这对企业团队创新和攻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稳健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实现生产数据持续完善,让软件和硬件并驾齐驱,自动化程度更精进,我们才能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行业都存在发展周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了解周期的规律,在行业热的时候要保持谨慎并“备足干粮”,在行业冷的时候才有更多发展机会。经过多年发展,光伏行业有了物质基础和产业基础,已经取得了经济效益。实际上,无论是对外产品输出,还是对内增量,体制机制的跟进、社会各界的助力都会让这个行业更加健康。

《中国企业家》:复盘通威“一体化”策略诞生过程,底层逻辑和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如何评估模式潜在风险?

刘汉元主席:这两年,行业认为一体化是发展的方向,所以通威有所延伸,是想在配套协同上形成一个规模成本、交易成本、组织成本领先的全球供应链,服务和支撑于能源转型。不过,追求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对专业化的忽视。通威仍然一直强调对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合作伙伴的重视,一直倡导行业有效分工协作,使客户、友商之间能够有所长、有所选择,在自己所精所强的方面做大,在别人所专所精的地方有效配合,理性地适当控制,营造“有所为,有所不为;你为我好,我为你好”的商业生态。

所以,在多晶硅、电池环节,通威会坚定不移地服务、支撑好客户需求,把产品、成本做到极致,质量做得更好,使行业生态能够更好。

《中国企业家》:你如何看待周期对行业的影响?

刘汉元主席:面对行业短期低迷、产能过剩等问题,其实只要有基础运行的品质、水平和能力,就能坦然面对行业波澜起伏和行情跌宕。过去的2~3年,行业爆发性投入和增长,对中国、全人类能源转型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且是必要的,从市场的角度看也是合理的。

根据相关机构测算,若要实现2050年碳中和,全球平均每年需新增光伏装机1500~2000GW。截止到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约500GW,累计装机约2000GW,离目标装机量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与未来的市场规模、最终所需的装机量相比,未来应该还有10倍、20倍,甚至更大的空间。实际上,光伏行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产业仍处于初期阶段。如果把它比作人的成长,现在顶多处于“青少年时期”,所面对的种种问题,也只是暂时的。

谈周期“解法”

《中国企业家》:穿越周期过程中,在市场行为之外,通威还探索过什么路径,比如行业自律等方面?

刘汉元主席:非市场化的限产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市场调节的工具和手段之一。西方也有欧佩克协议,这是行业自律、共同限产稳价的相关机制。

本次行业周期中各环节的自律行动倡议,有效贯彻了政策要求,对保障产品交付质量,促进中国光伏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也要求团队全力参与和支撑支持行业自律行动的落地。

通威太阳能高效组件智能制造生产线

事实上,行业很有条件开展相关工作,因为基于中国光伏的全球市场份额和成本优势,稍微调整一下策略,就可以形成“价格能上升、继续维持国际竞争力、投入研发再生产的能力更强”的多赢共赢局面,而不是内卷状态。

《中国企业家》:在周期应对中,从外部看,大的组织架构变动并不多,但内部是否推动了成本优化,主要的动作是什么,结果如何?

刘汉元主席:得益于技术研发进步,精细化管理能力,公司高纯晶硅产品成本大幅领先行业,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纯晶硅生产企业,年产能超过90万吨,全国市占率约30%,改变了全球高纯晶硅行业竞争格局。在成本控制方面,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以及降低能耗等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使得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着成本优势。

在光伏技术研发方面,通威始终跟随国家战略,把科技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2月21日,通威THC 210高效异质结组件功率达到783.2瓦,转换效率突破25.21%,成功跨越780瓦的新高度。这是自2023年以来通威第10次刷新异质结组件功率与效率纪录。

谈“技术创新”

《中国企业家》:随着光伏技术进步,加上现在行业低价“内卷”愈演愈烈,有种声音认为“技术在光伏行业不再重要了”,你怎么看?

刘汉元主席: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但是,这个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中国光伏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来自全球的激烈竞争。

十多年前,中国光伏产业处于市场、核心原材料和核心技术“三头在外”的境地,在发展过程中接连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和欧美“双反”冲击,曾一度陷入发展瓶颈期。此后,以技术创新为关键发力点,我国新能源产业链创新链不断增强,持续推动产业规模壮大、技术迭代升级,推动我国光伏产业从“仰视”欧美同行,到如今成为全球第一。

创新是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无论是效率的不断提升、研发的不断改进,还是成本的不断降低、规模的有效扩大,创新在推动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面对全新发展阶段,中国光伏企业要进一步加强科技研发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而助力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周末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加拿大驻华大使梅倩琳一行访问通威

加拿大驻华大使梅倩琳一行访问通威

4月23日,加拿大驻华大使梅倩琳(Jennifer May)一行莅临通威参观访问。通威股份董事长、CEO刘舒琪热情接待,双方就农业科技、新能源发展及国际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加拿大驻重庆总领事余忆华,加拿大驻重庆贸易专员郑丹,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东键,通威股份行政总监、工会主席冯畅,成都好主人宠物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游磊,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购部部长王容、部长助理衡俊翰出席座谈。

通威集团
2025-04-24
通威集团全球总部及光伏智能制造基地研学计划启动仪式暨月牙湖社区“光伏产业”科普研学基地授牌仪式成功举行

通威集团全球总部及光伏智能制造基地研学计划启动仪式暨月牙湖社区“光伏产业”科普研学基地授牌仪式成功举行

4月18日,“碳路先锋 绿动未来”通威集团全球总部及光伏智能制造基地研学计划启动仪式暨月牙湖社区“光伏产业”科普研学基地授牌仪式在通威国际中心成功举行。成都市高新区桂溪街道月牙湖社区党委书记陈立容,桂溪街道月牙湖社区党建指导员张兰丹,通威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黄其刚,通威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通威股份监事会主席邓三,通威集团党群工作部部长泉欢、工会主席王图、团委书记梁田,以及相关机构、月牙湖社区首批群众代表出席仪式。

通威集团光伏产业
2025-04-21
云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俊民莅临云南通威视察指导

云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俊民莅临云南通威视察指导

4月16日,云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俊民莅临云南通威视察指导。保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范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永祥股份副总经理、云南通威总经理杜炳胜,云南通威副总经理闫一夫热情接待。

通威集团绿色发展
2025-04-17
四川卫视《熊猫观察》聚焦通威太阳能科技金堂基地

四川卫视《熊猫观察》聚焦通威太阳能科技金堂基地

3月16日,四川卫视《熊猫观察》栏目推出专题报道“光链未来——探秘通威智能工厂”,深入通威太阳能科技金堂基地生产一线,全景展现中国光伏智造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能源革命。正值2025年全国两会圆满落幕之际,报道聚焦“双碳”战略核心战场,解码通威太阳能科技通过“智改数转”构建第三代智能工厂的实践样本,向世界传递四川民营企业在全球绿色能源版图中的创新力量。

通威集团绿色能源
2025-03-19
刘汉元代表:将中国主导的供应链ESG审核标准体系推向全球

刘汉元代表:将中国主导的供应链ESG审核标准体系推向全球

ESG最早由联合国于2004年正式提出,明确提到要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是关于环境、社会、组织治理的企业价值理念。该理念在全球范围迅速发展,并在国际贸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针对构建中国主导的供应链ESG审核标准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5年两会通威集团刘汉元
2025-03-10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 支持我国“新三样”产业链出海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 支持我国“新三样”产业链出海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过去几年来,中国“新三样”已成为新的爆款。截止2024年底,中国光伏产品、锂电池、电动汽车在全球的市占率分别达到85%、79.8%、70.4%,具备较大的领先优势。“新三样”将可能成为人民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化的有力支撑。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针对支持我国“新三样”产业链出海,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5年两会通威集团刘汉元
2025-03-05
刘汉元做客央视《对话》栏目:共建良性生态,穿越行业周期,相信中国光伏!

刘汉元做客央视《对话》栏目:共建良性生态,穿越行业周期,相信中国光伏!

10月12日,央视财经频道播出最新一期《对话》栏目,以“相信中国光伏”为主题,聚焦中国光伏如何走出新困局、转危为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应邀出席,与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以及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室研究员朱彤、中创碳投董事长唐人虎组成的专家团,直面产业现状,直击产业痛点,共话产业

通威股份刘汉元
2024-10-14
刘汉元出席2024亚布力企业家第二十届夏季年会

刘汉元出席2024亚布力企业家第二十届夏季年会

8月30日,2024亚布力企业家第二十届夏季年会在广州顺利开幕。本届年会以“培育新质生产力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主题,举办开幕论坛和国际化论坛、可持续发展论坛、智能制造论坛、大健康论坛、创新论坛等平行分论坛,数百位政府领导、企业家和学者齐聚广州,探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出席。

通威股份刘汉元
2024-09-02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中国企业家》丨对话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技术创新是通威核心竞争力之一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