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的“四川新能源电力发展大会”隆重召开,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总经理刘云龙出席会议主论坛并带来高海拔水风光基地的增益路径分析。
刘云龙表示,在新能源发展的浪潮中,高海拔水风光一体化基地项目正崭露头角,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四川省发展高海拔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四川不仅水电资源丰富,以雅砻江流域为例,水电年发电量约一千亿千瓦时,占四川省总发电量的21%,而且川西高原日照时间长、紫外线辐射度高,光伏开发潜力巨大。同时,四川已建成多个千万千瓦级水电基地,具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生态保护的良好基础。在政策支持与产业链方面,四川省将水风光一体化纳入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逐步形成完整的光伏产业链集群,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然而,高海拔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也给水风光项目带来巨大挑战。刘云龙用一组数据揭示世界屋脊的残酷:海拔3000米以上区域紫外线强度是平原2倍,昼夜温差超25℃,积雪厚度达60厘米,10级大风频发,空气密度仅为海平面的60%。以及恶劣的运输条件,都成为项目推进的“拦路虎”。
面对这些挑战,英利能源凭借多年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作为国内最早进行N型技术研发的企业,英利早在2009年便率先在国内开展N型TOPcon电池研发,并分别于2010年、2015年第一个在国内实现了N型产品量产和规模化应用。
在多年N型技术积淀的基础上,英利形成了包含N型智造工艺、高效产品及全维度服务在内的“高原之星”解决方案,可全方位满足高原地区特殊需求。在制造工艺上,英利的 AI数字智能化工厂拥有超115项质控点,可确保产品品质稳定。
在产品设计上,英利对产品进行了包括载荷加强设计在内的五个维度的升级,以应对高寒、强风、强降雪、强紫外等环境挑战。
在服务方面,提供涵盖前期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全方位支持。
刘云龙还分享了英利在高原地区的多个成功案例,如2002年建成至今仍在运行的国家光明工程项目——四川阿坝光伏独立系统、2018年建成的深能福塔光伏项目、2023年建成的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光伏项目等,这些项目在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稳定运行,其中阿坝项目寿命甚至超过20年,充分证明了英利“高原之星”解决方案的可靠性与高效性。
展望未来,刘云龙表示,英利是最早进入光伏行业的企业之一,历经行业周期变化,于2020年底转型成为保定市国资委控股的国有企业,2023、2024年连续入围光伏组件出货量及中标量行业前十,是上榜企业中唯一的国企。秉承国企的责任与担当,英利能源将继续紧跟国家战略指引,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水风光储系统优化升级、数字智能微电网建设以及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等新趋势,不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也希望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尤其为提升水风光一体化项目收益水平,助推川藏,乃至全国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