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光伏政策 > 正文

北京密云: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实施一批分布式光伏利用项目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发展和改革委发布时间:2024-10-11 15:56:46

日前,北京市密云区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对《北京市密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的公告,公告显示,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基于以电力、油品和天然气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坚持净煤、少油、稳气、强电,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进一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建设穆家峪达岩村一期兆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实施一批分布式光伏利用项目。加大外埠绿电引进,逐步提升绿电消纳比例。

原文如下:

关于对《北京市密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及市级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部署,推动密云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妥有序开展,密云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区级相关部门起草了《北京市密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请注明邮件标题“征求公众意见”,并在邮件中留下姓名和联系电话。

公开征集意见时间为:2024年9月29日至2024年10月10日。

意见反馈渠道如下:

1.电子邮箱:fgwjnjck@bjmy.gov.cn

2.通信地址:北京市密云区新北路9号北京市密云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科(请在信封上注明“意见征集”字样)

3.电话:010-69046374

4.传真:010-69042391

5.登录密云区人民政府网站(.cn)、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cn),在“政民互动”版块下的“政策性文件意见征集”专栏中提出意见。

北京市密云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9月29日

附件1

北京市密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密云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根据《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密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嘱托,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立足首都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坚持“保水、护山、守规、兴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生态建设、能源转型、经济发展三个关键环节,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以碳排放双控为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基础之上,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确保科学稳妥有序达峰,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走出一条生态优先、保水富民、绿色发展、特色一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工作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区,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筑牢首都重要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首都东北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坚持系统观和科学观,将低碳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总体部署、分类施策,加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与已开展工作的统筹,强化各部门协作,全力保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推进。

创新驱动,先行示范。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依托气候投融资试点创新绿色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前沿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率先探索碳中和路径,在全市双碳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全民行动,共建共享。坚持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充分激发全民参与低碳行动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倡导、企业主导、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良好局面。聚力绿色和谐宜居共建共享,让低碳成果广泛惠及人民群众。

二、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清洁低碳安全韧性的能源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规模质量实现双提升,碳达峰碳中和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碳排放总量保持总体稳定。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市级下达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市级下达目标,碳排放总量控制在225万吨。

“十五五”期间,能源利用效率高效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全面升级,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加快构建,市场化碳交易机制实现创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与应用取得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碳达峰碳中和管理机制基本健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碳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

三、重点任务

(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强化全区统筹和规划引领,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系统观念,全面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紧紧围绕全域发展格局,打造科技含量高、能效水平高、污染物和碳排放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

1.加强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关于密云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坚持生态立区,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融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等。加强各级各类规划间的衔接协调,确保各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主要目标、发展方向、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协调一致。

2.培育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新动能。立足生态优势、环境优势、资源优势,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激发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积极形成新质生产力。重点围绕“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全域发展格局,打造低碳产业发展集群,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深化构建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以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落户为契机,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为引领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先进低碳制造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提档升级。围绕“1+4+N”生命健康产业体系,以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落地建设为契机,加快布局健康管理、特色医疗、康复康养、运动休闲等一批低碳健康服务业。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底蕴,以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为载体,加快培育低碳特色旅游业,推动低空经济+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探索零碳旅游新模式。依托百年梨乡、中华蜜蜂、酒乡之路等特色乡镇建设,积极培育“水库鱼、特色蜜、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特色低碳农业体系,有力促进农民增收。

3.构建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格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对绿色低碳美好生活向往,加快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变,让群众共享低碳发展成果。利用节能宣传周、低碳日、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节点广泛弘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绿色低碳理念,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科普教育基地,注重青少年低碳知识和行为培养,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提升消费服务品质,培育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习惯,鼓励居民购买使用绿色低碳、环保、可循环利用产品。建立区域性碳普惠平台,通过居民各个领域的低碳行为累计碳积分,探索以积分兑换、消费抵消等方式,激活公众减碳积极性。厚植生态文明底蕴,提升居民自主垃圾分类投放水平,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培育绿色低碳文明乡风。

(二)推进能源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要在保障产业发展、能源安全的前提下,落实节约优先战略,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构建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主,太阳能和地热能为辅的清洁低碳、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

4.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坚持节约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将碳排放评价有关要求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落实《党政机关能源消耗定额》等相关地方节能标准,从源头减少能源消耗。强化重点用能单位主体责任,开展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考核,组织用能单位开展节能技改、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和能源管理负责人备案等相关工作。强化节能监察执法,持续提升用能单位能效水平。深挖工程节能潜力,重点实施一批工业、供热、城市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

5.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基于以电力、油品和天然气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坚持净煤、少油、稳气、强电,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进一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建设穆家峪达岩村一期60兆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实施一批分布式光伏利用项目。加大外埠绿电引进,逐步提升绿电消纳比例。因地制宜利用地热资源,逐步提高新建建筑利用地源热泵供暖比例,推广示范应用绿色能源供暖技术。

6.加快电力系统建设。坚持底线思维,构建坚强韧性能源供应体系,确保经济社会运行稳定。完善本地电源设施布局,提升电力接纳能力。深挖本地电源应急备用调峰潜力,加快推动西田各庄220千伏输变电等主网工程建设。优化完善地区网架结构,满足新增电力负荷需求。加强电力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管理,提升区域运行管理能力,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电力系统。

(三)强化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围绕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合理控制碳排放增长。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强化农业等领域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7.加快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工业领域要持续推动提质增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退出落后产能,分类清理僵尸企业,推进腾笼换鸟,提高单位面积资源产出效率。大力发展低碳制造业,严格执行《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22年版)》,依托中关村密云园,严把项目准入标准,引进一批医药健康、生物制造、节能环保等能效高、排放低、效益好的主导低碳产业项目。持续促进传统产业能效提升,积极推动余热余压利用、能源梯级利用、智能化变频等先进节能低碳技术应用,淘汰退出不达标的重点用能设备,加快传统电机、锅炉等设备升级改造;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建设绿色工厂,建设清洁生产、能源审计和碳排放管理体系,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打造低碳生态示范园区,全面贯彻绿色低碳理念,推动园区能源转型,推广应用分布式光伏系统,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加强工业园区建筑厂房、道路交通、生态环境设施低碳化改造,改善园区生态环境。

8.强化建筑领域低碳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一星级以上标准;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性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以上标准。积极发展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到2025年超低能耗建筑规模达到1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5%。建筑领域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和热泵技术应用,具备条件的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深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继续实施老旧小区和农宅节能绿色化改造,加快推动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强化公共建筑能耗运行监管,实施公共建筑能效评估,严格落实公共机构能耗数据监测和能耗定额管理。

9.着力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优化出行结构,打造公交、自行车和步行系统协调发展的绿色出行网络,构建智能绿色出行交通发展模式。调整车辆结构,加大新能源车推广力度,合理布局新能源车充换电配套设施。做好交通领域绿色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改善运输结构,发挥京沈客专和市郊铁路怀密线等铁路交通作用,构建高效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10.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以密云水库、北部林区为主体,以白河、潮河水系和道路生态廊道为脉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构建低碳生态空间格局,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稳步增加生态系统碳汇。以更大力度拓展绿色空间,开展全龄友好公园、生态马拉松公园、多彩南山森林步道项目建设,开展造林育林,培育多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推进山区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和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项目,实施燕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增加森林蓄积量,推广栎树、杨树、悬铃木等高碳汇树种,提升林业碳汇功能。到202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0%,森林蓄积量达到575万立方米。加快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湿地保护规划,提升密云水库和周边湿地生态碳汇能力。推广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建立生态高效的农业耕作制度,提升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固碳能力。

11.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基于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加强甲烷、氧化亚氮等主要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结合“无废城市”建设,控制废弃物处理领域甲烷排放,探索应用甲烷回收利用技术,推进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加强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有效控制农业领域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四)强化科技引领和政策机制创新

强化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创新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深化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充分发挥生态价值优势,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夯实碳排放管理基础。

12.加强低碳科技成果创新应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技术需求,充分发挥科学城东区和中关村密云园各功能区资源优势,推进“1+5”大科学装置开放共享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着力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低碳技术创新全链条,孵化高附加值低碳产业。加速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围绕能源系统脱碳技术、新能源汽车、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森林增汇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

13.持续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落实《密云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统筹推进生态产品经营开发、生态产品监测认证、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制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多途径推动生态产品溢价增值,谋划实施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培育一批生态优势品牌和特色产品,形成更多“两山”理论转化生动案例,构建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14.构建密云特色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以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为基础,构建活水、盘林、促产、降碳气候投融资模式,完善投融资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利用国家和市级相关政策,加强区级资金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绿色低碳领域。制定气候投融资项目系列标准规范,搭建气候投融资项目库。以气候投融资为基础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拓展绿色金融服务模式,支持有利于低碳发展的信贷、债券、保险等金融创新实践,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气候友好型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开展基于碳排放配额、林业碳汇等的投融资活动。

15.提升统计、计量和监测能力。配合市级部门建立并落实全市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建筑、可再生能源等重点领域能耗和碳排放计量、监测和统计体系。开展区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配合市级部门开展森林、草地、湿地、土壤等生态系统碳汇本底调查和碳储量评估。探索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监测统计。

16.加强重点碳排放单位管理。充分发挥碳市场激励约束作用,明确排放单位减碳主体责任,推进碳排放履约。适时实施低碳领跑者行动,积极开展行业对标。引导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充分挖掘节能降碳潜力,明确碳排放管控要求,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推广应用低碳技术,主动公开碳排放信息。鼓励区内企业率先制定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四、保障措施

17.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党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国家和市级要求部署推动本区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建立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区发展改革委做好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镇街和各领域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研究细化碳达峰工作目标任务,加强政策联动和信息共享,扎实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强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

18.压实目标责任。按照国家和本市碳排放双控安排部署,严格落实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任务,科学分配区级考核指标,逐级分解重点单位的跟踪监管任务,研究制定区级工作方案。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把碳达峰碳中和建设工作实绩作为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

19.开展试点示范。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密云特色,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方位绿色低碳试点创建活动,突出示范引领。重点在科学城东区、中关村密云园、生命健康科学小镇等区域开展绿色低碳项目示范,积极引进先进低碳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主动探索智慧低碳管理模式,以点带面做好推广应用。积极开展低碳街区、低碳园区、低碳景区等创建活动。

北京市密云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密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密云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妥有序开展,区发改委牵头起草了《北京市密云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具体情况如下:

一、起草背景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同年10月,国务院印发实施《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各地区应科学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为贯彻落实国家部署,2022年10月,市政府印发《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确定了“节能、净煤、减气、少油、多绿电、增碳汇、强科技、优保障”的减排路径,要求各区、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制定本区域、本领域碳达峰工作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扎实推动重点任务落实。

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京政发〔2022〕31号)要求,在深入分析我区人口、经济、生态、产业、能源、碳排放等基本情况基础上,科学研判

当前所处碳排放阶段,解析实现碳达峰目标面临机遇和挑战,确定碳达峰目标和实施路径,区发改委牵头起草了《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在研究起草过程中,征求了市发展改革委,区级相关部门、各镇街(地区)意见。经区政府88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会后又征求了区委常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协主席的意见建议,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上会的讨论稿。

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分为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四个部分。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围绕一个定位,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嘱托,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立足首都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贯彻两个坚持,即坚持“保水、护山、守规、兴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三个环节,即生态建设、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处理好四对关系,即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

2.工作原则。结合密云区的发展定位和规划,确定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创新驱动,先行示范”“全民行动,共建共享”的四大工作原则。

(二)主要目标

明确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达到市级下达目标,碳排放总量控制在225万吨的总体目标。

到2030年实现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全面升级,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加快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碳达峰碳中和管理机制基本健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碳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

(三)重点任务

重点任务包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推进能源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强化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科技引领和政策机制创新4个方面16项具体措施。

(四)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包括强化统筹协调、压实目标责任、开展试点示范3项具体措施。

三、涉及范围

《实施方案》适用范围为密云区。

四、新旧政策差异

《实施方案》为首次制定。

责任编辑:周末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700W+上屋顶 | 天合光能至尊N型组件点亮宁德万达广场低碳之路

700W+上屋顶 | 天合光能至尊N型组件点亮宁德万达广场低碳之路

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天合光能通过不断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支持各行各业实现能源转型。近日,由天合光能供货的福建宁德万达广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于繁华都市的心脏地带,商业广场的屋顶被至尊N型720W系列组件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日升月落之间,这些组件将阳光的馈赠化作涓涓电流,滋养着下方的商业沃土,成为驱动城市前行的绿色动力。

天合光能屋顶分布式光伏
2024-10-11
国家能源局:6MW以上大型工商业项目需全部自发自用

国家能源局:6MW以上大型工商业项目需全部自发自用

10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县级能源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辖区内分布式光伏开发利用。分布式光伏开发应尊重建筑产权人意愿,各地不得以特许权经营等方式控制屋顶等分布式光伏开发资源,不得限制各类符合条件的投资主体平等参与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利用农户住宅建设的,应征得农户同意,切实维护农户合法权益,不得违背农户意愿、强制租赁使用农户住宅。

分布式光伏离网型分布式光伏
2024-10-10
国家能源局:部分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因当地台区容量不足导致并网困难

国家能源局:部分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因当地台区容量不足导致并网困难

2024年8月,国家能源局12398能源监管热线(以下简称12398热线)共接收投诉举报1061件,办结投诉举报756件(含往期结转)。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分布式光伏电力交易
2024-10-10
向“新”聚力 献礼祖国 | 内蒙古晶澳20.5MW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向“新”聚力 献礼祖国 | 内蒙古晶澳20.5MW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在祖国75周年华诞之际,内蒙古晶澳1-4期20.5MW项目于10月1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正式投入运营。项目一线职工以满腔热情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坚持高标准、高效率地推进工程建设,确保项目按时并网、顺利投产,以实际行动向祖国献礼!

分布式光伏项目绿色能源
2024-10-09
10GW电池+18GW组件!24亿美元光伏项目签约印度

10GW电池+18GW组件!24亿美元光伏项目签约印度

近日,印度可再生能源公司Avaada Group计划新建一座硅片-电池-组件工厂,新工厂是Avaada公司13650亿卢比(14亿美元)投资的一部分。项目一期将建立硅片到组件项目,计划建设TOPCon电池片产能5GW,组件产能3GW。

可再生能源光伏组件
2024-10-11
国家发改委:有效拓展增量用能空间,鼓励通过购买绿电绿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

国家发改委:有效拓展增量用能空间,鼓励通过购买绿电绿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

10月8日,国新办就“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可再生能源绿电绿证
2024-10-10
到2030年,光伏新增装机占比达80%!

到2030年,光伏新增装机占比达80%!

太阳能光伏将成为未来十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快速扩张的驱动力,到2030年,太阳能将占新增 5,500GW 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的80%。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组件
2024-10-10
阳光能源Giga系列组件获得马来西亚MyHIJAU认证

阳光能源Giga系列组件获得马来西亚MyHIJAU认证

近日,阳光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阳光能源”)Giga系列光伏组件成功斩获马来西亚MyHIJAU官方绿色认证,意味着阳光能源的高效组件得到了马来西亚政府的权威认可,也是阳光组件品质可靠和绿色环保的有力证明。

阳光能源可再生能源
2024-10-10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北京密云: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实施一批分布式光伏利用项目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