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光伏资讯 > 储能 > 正文

《南方电网新型储能调度运行规则(试行)》印发

来源:南方电网公司 电力观察哨发布时间:2024-04-28 14:50:16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发布《南方电网新型储能调度运行规则(试行)》,在文件解读中,南网调度中心表示:南方电网已初步建成“一体多用、分时复用”的新型储能市场化调用体系。预期《新型储能调度规则》的实施落地,将进一步提升新型储能利用率。在新型储能不具备参与市场的条件时,要求调度机构根据“多峰多谷”的负荷特性及新能源出力情况,每日科学合理安排新型储能电站“多充多放”,每日充放电量应达到电站等效全容量电量。

详情如下:

结合电网需求“多充多放” 合理实现租赁容量规范化、规模化形成新型储能智慧调用体系

——《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政策解读

南方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新型储能”2024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型储能产业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强劲的新动能。

《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总体要求,准确把握新型储能功能定位,明确接受电网调度新型储能范围;同时要求加强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管理,明确新型储能并网调度技术要求及强化新型储能并网调度协调保障。

《通知》细化了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管理的具体要求指引,进一步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管理要求和优化新型储能调度运行管理方式,对促进新型储能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学习《通知》内容,确定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重要定位

《通知》明确新型储能功能定位,将新型储能明确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随着装机规模迅速增长,新型储能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等方面的作用将显著提升。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并推动社会高质量进步的重要路径。自2021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南方电网新能源稳步加速发展,截至目前全网新能源装机已经达到1.45亿千瓦,占全网总装机32%,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已经成为南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来源。

然而,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受自然资源影响,“看天吃饭”属性明显,具有极强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目前还不具备对系统安全稳定可靠供电的支撑保障作用,甚至其反调峰特性及弱惯量特性为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及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挑战。2023年12月寒潮期间,贵州省大面积新能源出现因叶片凝冻导致风电停机、因降雪覆盖导致光伏无出力的情况,在短短不到两天的时间里,新能源的支撑能力直降800万千瓦,约全省负荷30%,南方电网通过规模化的储能调用,实现新型储能整体顶峰能力达到200万千瓦,对系统保供起到了关键性支撑作用。

发挥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重要调节作用,是应对高新能源占比下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矛盾的主要举措。为应对高比例新能源渗透率带来的挑战,一方面应充分发挥传统电源的“压舱石”作用,另一方面则应充分认识新型储能“调节器”的重要定位。随着煤电、水电装机出力占比的逐步减小,电力系统的调节性矛盾正在凸显,而新型储能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响应速度快,可以快速缓解风光新能源生产和负荷需求在时间、空间以及强度上的不匹配问题。2024年春节期间,南方五省区积极合理调用新型储能,助力消纳新能源3600万千瓦时。未来新型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调节资源。

二、切实落实《通知》要求,确定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用的核心目标

新型储能虽然已经在世界各地广泛建设、应用,但仍然属于新兴主体,由于其技术不断创新、规模逐渐扩大,兼之具备“发电”、“用电”双重身份的特殊属性,目前仍然未能像传统电源或用户一样形成成熟的规范化调用管理体系。《通知》对新型储能的并网接入管理和储能调度方式等方面对提出了细化的指导意见和技术要求,给出了“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和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原则”和“公平调用”的要求,有助于形成新型储能规范化全流程管理体系,这也是我国新型储能政策完善的关键环节。

因地制宜规划储能资源,发挥不同新型储能优势,满足多元调节需求。南方电网将统筹全网调节资源规划布局,根据不同资源技术特点,经济、高效为系统发挥多时间尺度的系统调节能力。从调峰、调频、顶峰、黑启动等多功能维度,明确“秒级-分钟级-小时级”多时间角度,因地制宜开展新型储能规划建设,有效应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尖峰负荷保供、大规模新能源消纳、局部网络阻塞等矛盾。

规范新型储能并网及调度运行管理技术要求,保障新型储能安全并网、高效调用。南方电网将持续完善新型储能并网及调度运行相关技术标准、制度规范,不断提高新型储能电站涉网技术指标和安全运行水平,优化新型储能调度运行机制,保障新型储能能并尽并、安全可用、高效利用。

三、结合实际需求实现每日“多充多放”,全力提升南网区域新型储能利用率

为落实《通知》有关促进新型储能调度运行等要求,规范和加强南方电网新型储能电站的科学调用机制,提高南方区域新型储能电站合理利用程度,南方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及规程规范,结合南方电网实际情况,印发《南方电网新型储能调度运行规则(试行)》(以下简称《新型储能调度规则》,详见附件),作为对国家能源局《通知》的南网践行措施,积极引导新型储能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建设市场化为主,结合电网负荷及新能源出力情况,实现新型储能每日“多充多放”。《新型储能调度规则》鼓励新型储能优先通过现货及辅助服务市场形成充放电曲线,在新型储能不具备参与市场的条件时,要求调度机构根据“多峰多谷”的负荷特性及新能源出力情况,每日科学合理安排新型储能电站“多充多放”,每日充放电量应达到电站等效全容量电量。预期《新型储能调度规则》的实施落地,将进一步提升新型储能利用率。

为丰富新型储能商业运行模式,促进其形成良性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新型储能调度规则》在国家能源局《通知》的要求基础上,对新型储能的多种发展模式进行说明及补充规定。允许独立共享储能电站与新能源发电企业合理租赁容量,同时仍可作为独立市场主体身份参与南网区域各类电力市场品种;允许新能源配建储能根据是否满足调度直控条件,自由选择独立或联合参与电力市场品种。

积极促进新型储能发展,南方电网已初步建成“一体多用、分时复用”的新型储能市场化调用体系。2023年,南方区域内新型储能已参与现货市场及调峰辅助服务市场;2024年初,独立共享储能参与区域调频市场。南方电网市场规则明确新型储能电站可在单日内不同时段自主选择参与现货及辅助服务市场,而调度机构则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保障其市场间的衔接及出清结果的执行。

下一步,南方电网将继续挖掘新型储能市场化潜力,结合新型储能多场景和市场化运行需求,积极开展新型储能与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其他电源协同优化调度技术、规模化储能系统集群智能调度关键技术,制定新型储能并网及调度运行的相关规定、规范,促进新型储能高效利用,规范化、规模化形成新型储能智慧调用体系,有效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消纳能力和调节能力。

附件:南方电网新型储能调度运行规则(试行)


责任编辑:周末

特别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www.solarbe.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索比光伏网或索比咨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推荐新闻
南方电网总部、各省公司领导班子名单(2025最新版)

南方电网总部、各省公司领导班子名单(2025最新版)

近期,梳理了2025年截至1月份,南方电网及旗下省市电力公司的领导班子名单

南方电网电力
2025-02-02
110亿!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成立合资公司

110亿!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成立合资公司

据天眼查显示,2025年1月9日,广东藏粤直流电力运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董言乐,注册资本1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持股49%。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
2025-01-14
南方电网副总王绍武:电网系统已进入“无人区”!

南方电网副总王绍武:电网系统已进入“无人区”!

11月5日,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型储能驱动未来能源变革”分论坛在上海召开。南方电网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绍武在报告中称,随着新能源以及充电桩等设备大规模接入电网,电网需要面对的主体数量呈现指数级扩张,电网的控制系统暴露在外部空间的体量是也大幅增加,网络安全的问题变得非常复杂,电网的信息系统安全性出现下降,“我们进入了一个无人区。”目前的电力系统已经由机电设备组成的传统电力系统,转变为由更多电力电子装备组成的新型电力系统,充满未知和挑战。电网企业对于稳定性的判断能力在减弱,需要用户、电网、发电商,储能的

南方电网王绍武
2024-11-08
南网能源:拟投资8.57亿元开展225.2MW分布式光伏项目

南网能源:拟投资8.57亿元开展225.2MW分布式光伏项目

10月26日,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网能源”)正式印发《关于2024年第三季度拟投资节能服务项目新增电力相关设备装机容量的公告》,宣布计划开展225.2MW分布式光伏投资,投资总额达8.57亿元。

南方电网分布式光伏
2024-10-28
宋海良:新型储能将成中国能建核心利润来源

宋海良:新型储能将成中国能建核心利润来源

日前,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目前,新型储能、新能源、氢能正加速成为中国能建的核心产业、核心的生产力、核心的利润来源。中国能建要大力打造新型储能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迅速形成示范效应,助推我国新型储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能建宋海良新型储能
2025-02-06
上海:储能充放电价格锚定煤电基准价浮动,最大-50%~+20%!

上海:储能充放电价格锚定煤电基准价浮动,最大-50%~+20%!

1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文件提出:到2026年,新型储能应用规模80万千瓦以上,储能削峰初见成效。

新型储能
2025-01-13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级制造业当家重点任务保障专项资金(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级制造业当家重点任务保障专项资金(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现将《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制造业当家重点任务保障专项资金(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管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反映。

新型储能
2025-01-06
北京:依托在京能源央企优势推动创新、场景等方面合作,鼓励厂区园区配储

北京:依托在京能源央企优势推动创新、场景等方面合作,鼓励厂区园区配储

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北京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其中实施方案表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新型储能领域创新资源集聚,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研发机构、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及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关键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综合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液态金属电池、超导储能等前沿技术领域实现全面布局。

新型储能固态电池
2024-12-11
宣城“新春第一会”:华晟获颁双项市级民企荣誉!

宣城“新春第一会”:华晟获颁双项市级民企荣誉!

2月6日,宣城市召开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市委书记何淳宽、市长邓继敢等市领导出席会议。华晟新能源凭借在高效异质结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获"2024年度宣城民营企业综合实力十强"和"2024年度宣城优秀创新型企业"两项殊荣。公司高级副总裁王进、副总裁徐西全代表企业接受表彰。

华晟新能源新质生产力
2025-02-08
山东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明确六大“加力提速”重点方向

山东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明确六大“加力提速”重点方向

12月30日上午,全省能源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省委书记林武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全力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能源保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会议。

新型能源体系新质生产力
2024-12-31
中环新能源董事长余竹云出席央视总台“报时中国经济2025”

中环新能源董事长余竹云出席央视总台“报时中国经济2025”

2024年12月19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主办的 “‘向新而行’报时中国经济2025”主题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活动聚合相关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学术单位等各方嘉宾,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等手段,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中环新能源控股集团董事长余竹云受邀出席活动,见证“报时中国经济2025”能源中国传播计划启动仪式,并于“从追赶者到领跑者:转型与挑战”的圆桌对话中作分享。

中环新能源余竹云新质生产力
2024-12-21
“碳索”·共话2025能源新质生产力行业论坛召开,业界大咖共谋企业穿越周期之道

“碳索”·共话2025能源新质生产力行业论坛召开,业界大咖共谋企业穿越周期之道

2024年12月19日,“碳索”·共话2025——能源新质生产力行业论坛在深圳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圆满举行,国合能源研究院院长王进,创维集团、开沃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促进局局长于朝亮,北大汇丰商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创新创业中心主任魏炜教授,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执行总裁杨爱青,越秀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建余以及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瑞武等能源行业重量级嘉宾出席论坛,共同探讨能源新质生产力的企业落地之道。

新质生产力创维光伏
2024-12-21
返回索比光伏网首页 回到《南方电网新型储能调度运行规则(试行)》印发上方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