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2-01-13 07:40:27 作者:倪克
来源:索比光伏网
采购,作为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中颇为重要的一环,其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来提供较高水平的响应性。成本与响应性,即是采购决策中的两大制衡因素。在处于成熟期的行业中,由于供给处于过剩或者平衡状态,因此成本是采购决策的关键要素。而在成长期的行业中则恰好相反,由于短期内激增的市场需求,产能弹性较弱的行业往往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使得响应性的重要性大过成本。由此而引发的,则是行业内企业争相签订长单,以保证供应链安全。
2021年,受“碳中和”目标影响而导致市场需求激增的光伏行业,就上演了一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供需失衡大戏,产业链上游价格的暴涨,成为了贯穿全年的关键词之一。受此影响,响应性也成为了光伏企业采购行为的首要决策要素,锁量不锁价的长单采购也层出不穷。
根据索比光伏网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A股和港股光伏上市企业共对外公告35笔长单采购,按照索比咨询最新公布的产品价格估算,总采购金额达到4723亿元。其中,硅料和硅片(含硅棒/硅锭)采购均为16笔,合计占比达到91%,其余3笔为光伏玻璃采购。
从预估采购金额来看,硅料采购达到3717亿元,订单均值为232亿元/笔,其占比达到79%。16笔采购合约的总采购规模达到了161万吨,年均供给量达到37万吨。根据索比咨询数据,截止到2021年末国内硅料设计产能为65万吨,预计到2022年底为102万吨,仅仅16笔长单的年均供给量,就已经占到了整个硅料环节设计产能的30%-50%。
此外,采购笔数与之相同的硅片(含硅棒/硅锭),其预估采购总金额“仅为”863亿。当然,考虑到当前硅料和硅片价格已进入下行周期,对于采购方而言,边际采购成本呈下降趋势。
从合约期限来看,35笔采购订单的合约期限均值达到3.5年,中值也有3年。在16笔硅料采购合约中,合约期限的均值达到4.3年,中位数更是达到4.8年!而反观硅片采购合约,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2.6年和3年。由此可见,在采购人员的眼中,未来3-5年间硅料环节的供给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的概率相对较低。
结合具体的采购合约来看,前十大采购订单均为硅料采购,预估采购额合计达到3067亿元,占所有硅料采购订单的比重达到83%,其中中环股份与保利协鑫能源的五年期35万吨采购长约的合同价值高达806亿元。在销售方中,保利协鑫能源占据了四席,新特能源占据了三席,可见硅料环节的市场集中度之高。值得一提的是,榜单中也出现了一家海外企业的身影,这也再次证明了硅料产能的不足。
在这35笔采购合约中,采购方共涉及18家企业。其中,晶澳科技总预估采购额达到1152亿,成为最“土豪”的企业;中环股份、上机数控分别以806亿、695亿位居二三位。从各家企业在采购端的“一掷千金”,以及过去一年多疯狂的扩产融资,站在财务管理的视角来看,企业内部对于未来几年光伏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预期非常乐观。
同样在这35笔采购合约中,共涉及14家销售方。其中,保利协鑫能源和新特能源两大硅料企业分别以1171亿元和1120亿元的预估销售额成为最大的赢家,只要硅料价格不进入极端下行周期(几无可能),两家企业未来3-5年经营业绩的确定性就非常之高。而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硅料依然是竞争程度最小的产业链环节。
对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而言,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不同,关键决策因素亦有差异。待光伏行业逐步进入成长期中后期乃至成熟期以后,随着市场需求的边际递减以及行业供给的不断提升,不具备显著产品差异化的产业链环节将逐步从成长期初期的卖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这时企业采购的首要决策因素也将由响应性变更为成本。所以,2021年光伏企业在采购环节的疯狂,或将成为历史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