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壮年外出打工、老人孩子留守家中,是现今许多农村的普遍现状。在皖北农村的一个家庭里,有两座寄托着母、子、孙三代人浓厚亲情的阳光电站,背后故事令人动容……
今年45岁的刘庆龙,家在安徽阜阳的下辖村庄,十几年前离异后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彼时一对儿女尚还年幼,儿子却患有智力方面的疾病,家庭生活压力巨大。不甘心的他一咬牙,将一双儿女留请老母亲照看,外出打工独自一人肩负起养家重任。
如今,子女陆续长大,女儿也开始外出打工,家里的生活条件好转不少,老母亲却因日渐年迈行动不便,看着多年来为帮衬自己的家庭而省吃俭用的老母亲逐渐老去,为了让她安享晚年生活,去年,他与兄长共同出资为母亲合建了一座45千瓦的阳光家庭光伏电站,一年下来已稳定发电超过5万多度,收益两万余元,这才让刘庆龙稍稍放宽了心。
“养儿电站”(左上)与“养老电站”(右上)
合资为母亲建养老电站,让刘庆龙及其兄长在当地一时传为美谈。
然而,在刘庆龙的心底还有一件事更令他忧心,就是自己归老后儿子的生活保障。儿子虽已长大,生活起居却仍需要家人照顾,“趁着自己现在还有能力,要为孩子的将来多做些打算。”他决定为儿子也建一座光伏电站,让他未来能有基本的生活来源。
有了之前为母亲所建电站带来的实际收益保证,他毫不犹豫再次选建阳光家庭光伏。为了给儿子未来生活尽力带来最大的保障,新建的阳光电站不仅铺满了屋顶,连院子也都全部利用上,满满当当安装了90千瓦。懂事的女儿刘妮也感受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为了减轻父亲的肩上重担,她不仅拿出自己打工的积蓄交由父亲一起建电站,还辞去了市里工作,回家帮着奶奶一起照看弟弟。
“不求大富大贵,但祈一生平安。”如今,这两座特殊的阳光电站,承载了一位既是孝子又是父亲的无私大爱与一份血浓于水的姐弟情深,更寄托着一家人对于美好未来生活的希冀,以“多发电”为核心,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责任编辑: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