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60双碳”目标提出之前,我国的光伏产业已迎接着一次次来自国内外的挑战,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起起伏伏。光伏产品需要在严苛的户外环境下运行25年甚至更长时间,还需要不断地压缩成本以加强同传统能源的竞争力,在这双重压力下注定了光伏产业对质量的重视程度高于其他行业。在产业发展走向成熟的时期,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技术突破到规模化的必不可少重要前提。
标准作为技术进步的成果体现,在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标准的身份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从产业上下游协同对接的工具,到国际贸易的桥梁和壁垒,到如今高质量发展的必需品,标准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只有科学合理的先进标准才能让用户认可、让产业认同。
我国的标准化历程经历了“全盘接受国外先进标准”到“基于科学的试验验证”到“抢占产业领域制高点话语权”的几个阶段。光伏产业有着从“两头在外”到“全产业链制霸”的历史发展进程,光伏标准也从“以国际标准为主”到“标准化全面发展”的转变。尤其是在近10年的发展中,国内光伏标准百花齐放,逐渐渗透到产业链的每一个角落,为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光伏标准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标准修制定工作朝着标准制定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团体标准与技术趋势的结合、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结合、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结合的方向发展。据统计,自2017年《太阳能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发布以来,光伏领域先后制修订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43项。尤其是光伏行业协会标委会成立的5年来,先后发布44项协会标准,在填补标准空白的同时,围绕行业关注的细分领域,先后成立了水上光伏标准工作组、户用光伏标准工作组、光伏组件回收与再利用标准工作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标准工作组等专题工作组,在各专题下研究制定了《户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水上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规范》等一系列对行业具有影响力的标准。其中,《户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等11项协会标准凭借其优秀的内容和质量,在2020年入选工信部“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并于2021年成功“升级”为行业标准,即将成为行业统一的要求。
协会标准作为标准化的前沿阵地,为光伏行业提供良好的标准技术研讨平台,培育了许多优秀的标准。目前,协会标准39项在研标准项目中,不乏对钙钛矿电池、共挤胶膜、柔性支架等行业发展前沿趋势开展的标准研究,用标准切实为先进技术提供支持。在光伏电池和跟踪支架等我国技术领先的领域,共有7项协会标准成功立项IEC标准,实现标准“多级跳”,将先进技术标准输出到国际舞台。
诸如在双面组件产业化应用时,“双面电池效率”的测试方法迟迟未能明确,对双面组件背面增益的争议引起了上下游的广泛讨论。两项双面光伏组件测试标准正是在这个时期诞生,只有统一了测试方法才能实现产品测试的度量衡是统一。由此可见,即将产业化的TOPCON、HIT、钙钛矿电池技术在全面量产之前,也需要先将测试标准度量统一。先进技术迈向产业化市场化之路,更需要标准的引领。
在比如,近两年市场上先后出现了158、166、182、210等多种硅片尺寸的组件产品,不同厂家探索不同的技术路线,导致同版型的产品存在多种规格尺寸,这给大尺寸技术的发展应用造成了极大困扰,更让上游玻璃厂家苦不堪言,也对下游电站开发商造成一定影响。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标委会和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牵头、协调下,这一局面逐步得以解决和改善。
标准体系完善的同时,当前我们面临的更重要的问题是,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当前,整县光伏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正如火如荼的发展,更多的主体在参与市场开发,其中不乏有很多技术标准体系并不完善的企业,可以预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标准的应用或将呈现新一轮混乱。从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推广和应用,使标准能够真正地为行业所认可、形成行业共识,助力行业健康发展,这将是我们标准工作的任务和使命。
为更好地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以标准助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光伏产业链上下游有效对接,共同构建光伏产业供应链健康生态,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将于2021年10月21日在北京召开“第二届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技术标准论坛”,届时将由行业主管部门、地方行业组织的领导、光伏企业代表、研究机构、咨询分析机构共同分享与探讨光伏产业高质量和标准化的经验。
标准如何影响光伏产业的发展?如何用先进技术标准助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提质提效,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会上,将重磅发布《中国光伏标准化白皮书》,从光伏标准的过去现在到未来,拨开产业链的层层迷雾,向大家揭晓光伏标准化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