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源服务”这一概念在我国提出已久,但由于可再生能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差异性,上下游未完全打通,商业模式还有待开发,光伏企业参与度仍然有限。
随着不同能源系统之间的连接越来越紧密,能源服务形式正由单一向综合服务模式加速演进。日前,在2020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高峰论坛上,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表示:“综合能源服务开始成为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各类能源企业纷纷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深入开展综合能源服务有利于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降低企业投资运营成本,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
光伏行业也不例外。在市场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希望从中“分羹”,并将“成为综合能源管理服务供应商”定为自身发展的目标。针对这一刚刚起步的产业,光伏企业应扮演何种角色,又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其发展?
打通上下游:不仅发电,还将售电
近年来,我国能源转型不断提速,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能源、电力、用户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开展满足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需求的综合能源服务是其重要内容,这将打破不同能源产品上下游独立运行的传统模式,实现能源供应生产侧和消费侧之间的协同。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战略管理处处长李鹏认为,这种新型能源服务方式促使发电企业不只专注于能源生产,从面向售电企业的的服务转换为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补充说:“从消费端来讲,它是一种综合服务,综合了管理、技术、市场等,同时涵盖了咨询、项目承包、委托运维等各个方面,是促进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方向。而光伏作为可再生能源中发展较快的能源,将在其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王勃华认为,综合能源服务可以为光伏带来许多新的市场机遇。“比如集中式,我们可以参与水风光多能互补大型基地,而在分布式方面,供能工业园区成为光伏企业参与综合能源服务的主要战场。”
业内普遍表示,光伏和综合能源服务之间是一种正向促进关系,共同繁荣、发展。一方面,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力军,光伏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速,成本快速下降,为光伏参与综合能源服务不同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综合能源产业的发展将为光伏产业开辟更多的应用场景,同时拓展光伏企业参与能源市场的路径,持续促进光伏产业的发展。
灵活性更高:分布式市场优势明显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表示,分布式能源技术是促进能源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有效方式,而开拓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目的之一也是提高能源资源配置效率,若能将分布式能源技术运用在该产业,则将显著提高我国清洁能源供应水平。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聚集于此。
李鹏认为,综合能源服务将重构分布式能源生产和供应。以分布式光伏为例,光伏企业为用户建设电站供电或供暖,不仅可以自发自用,还可以余电上网,参与电力市场。在分布式能源聚集形成一个集群后,则就变成了能源网络,而不是此前简单的发电设施。
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新增分布式能源装机占总装机规模的23.7%。在业内看来,随着市场空间不断拓展,分布式领域将成为光伏产业促进综合能源发展的主力军。同时,和大型电力企业相比,光伏企业优势更为明显。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说:“和集中式能源服务相比,分布式能源服务需求更加多样,而不是要求统一标准。相比大企业,中小企业更适合这一市场,提供灵活、定制化的服务。”
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钱晶认为,分布式能源的特点是破打了能源垄断,用户可以自发地选择所需产品,如此倒逼能源企业改革创新,提供柔性、高弹性的服务。
王勃华也非常看好光伏分布式能源在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的发展。“目前,光伏产业已经开始拓展园区供能市场,作为分布式光伏的主要形式,未来这一领域发展将不断扩大。”
市场仍待拓展:开发新型商业模式
“综合能源服务”这个概念在我国提出已久,但由于可再生能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差异性,上下游未完全打通,商业模式还有待开发,光伏企业参与度仍然有限。
记者了解到,成熟的综合能源服务不仅能打通可再生能源产业上下游,还能打破不同能源品种单独规划、单独设计、单独运行的传统模式,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能源多品种之间,纵向“源网荷储用”能源多供应环节之间的协同以及生产侧和消费侧的互动。而就目前能源企业开展的综合能源服务项目来说,企业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比较相似,方式比较单一。
李鹏建议,为了完善商业模式,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项目试点,此后再进行复制推广。
高峰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数字化技术建设综合能源合作平台,这一平台可实现线下会商,线上自动运行,使得我们不管是供电主体、供热主体,还是供气主体、监管主体都能够参与其中,形成新的产业形态。
为促进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会上,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宣布正式成立综合能源服务专业委员会,以搭建线上和线下的双重平台,整合行业上下游,行之有效的调配各种能源,充分利用各种能源的时空耦合,满足电网的安全和可靠,从而有效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原标题:光伏有望与综合能源服务深度耦合
责任编辑: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