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
2019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约114.9GW。尽管2020年海外市场受到较大影响,但相关需求只是向后推迟,并未消失,未来5年新增装机容量仍然十分可观。
在这样的形势下,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对未来3-5年规划了一波疯狂扩产,其中电池、组件环节尤为惊人。据不完全统计,仅2020年1-5月,就有十余家企业宣布了87.6GW高效电池扩产计划和201.22GW组件扩产计划。
5月29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0年本)》(征求意见稿)的意见,给光伏行业的扩产敲响警钟。按照该文件要求,现有企业产品应满足多晶硅、单晶硅电池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9%和22.5%,多晶硅、单晶硅组件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7%和19.6%。对于扩产、改建产能,应满足多晶硅、单晶硅电池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20%和23%,多晶硅、单晶硅组件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7.8%和20%。此外,在单位面积投资强度、电耗、水耗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PERC电池量产效率约为22.3-22.7%,仍有提升空间但比较有限。显然,只有选用PERC+SE、异质结等更高效的技术路线,合理选择浆料、焊带技术方案,才能更轻松地达到国家主管部门要求,并保证产品的竞争力。这也意味着,只有技术实力更强、与一线供应商合作的光伏生产企业,才能在这一波扩产中取得优势。
究竟哪种技术能在后平价时代独占鳌头?6月10日,在首届超高效光伏电池与组件技术研讨会暨贺利氏全新SOL 7系列新品发布会上,来自中科院电工所、PV Infolink、天合光能、腾辉光伏、贺利氏等企业的大咖将带你探索PERC之后的最新技术与产品,畅想全面平价上网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