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光伏组件功率站上500瓦+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继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站队210推出500瓦+组件之后,第二波500瓦+攻势再次来袭。近日,以晶科、晶澳、隆基领衔的中国光伏组件企业第一梯队陆续发布新品预告,毫无例外的是,这三家产品均奔着500瓦+而去。
根据光伏們了解到的消息,上述三家组件企业的新品均采取了18Xmm尺寸硅片、多主栅以及半片技术,版型以6*12为主。而210mm阵营的两家则均采用三分片与多主栅,版型以5*10为主。详细技术路线如下:
备注:组件转换效率一栏为对应的最高效率数值,“/”部分的信息未能获得。另,以上信息由光伏們通过各个途径了解所得,仅供参考,如有问题欢迎留言区补充修订。
从目前获得的信息来看,除了晶科采用了叠焊之外,18Xmm阵营的组件企业在电池技术上也没有太大差距,但从组件的输出功率来看,隆基以530W领先。根据隆基乐叶全球高级副总裁佘海峰介绍,隆基新一代组件产品(暂定为Hi-MO 5)的输出功率在530W左右,这并不是上限。
但需要强调的是,因其结构特性,双面组件的转换效率与输出功率会略低于单面组件。从上表信息来看,晶澳与晶科推出的均是双面组件,不过晶科大概率采用的是透明背板,所以从组件重量上较占优势。
从版型来看,采用18Xmm的组件产品推出的主要是6*12的72片版型,这既能保证输出功率的最大化,也不会导致组件过大、过重。
从产能信息来看,18Xmm阵营的组件企业都宣称将在2020年下半年实现量产,佘海峰在接受光伏們采访时表示,隆基新一代组件产品在去年12月底即开始了筹备,将于今年8月份率先实现量产,并且产能高达10GW,包括10GW电池+10GW组件。这与隆基一直以推动产业化发展作为创新的本源完全吻合。
“Hi-MO 5应该是最快实现大规模量产的,这10GW产能是专门为新品上线的”,佘海峰介绍道,我们认为新一代产品并不是Hi-MO 4的替换品,它将会与Hi-MO 4长期并行。
“此次新品的推出是突破尺寸的争议,以客户价值为导向进行规划的”,佘海峰补充道,并且隆基此前已就该尺寸与同行企业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从各家近期发布的新品来看,各家也在朝着一致的方向前进,更为重要的是,尺寸的统一也将给下游客户带来价值最大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隆基将再一次推动行业标准形成。
佘海峰表示,“隆基一直以来在推动整个产业标准以及量产化产品技术上做出了很多努力。我们很高兴本次能与业内同行朝着一个方向推动组件方向发展。”
围绕500W+技术路线之争,除了硅片尺寸之外,更多的疑问来自于物流运输、产业链匹配以及安装难度等方面。此前,对于210mm的组件产品,行业就提出了对于产业链匹配以及物流运输方面的问题。
佘海峰强调,隆基新一代产品尺寸是与客户一起得出的,并不是隆基自己琢磨出来的,“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四方面的边界条件来决定组件的规格,第一是组件的长宽、面积,对于固定支架以及跟踪支架的荷载要求;第二是从包装与运输方面,寻求一个最经济的边界条件;第三是组件的输出功率,电流电压与逆变器的适配条件;第四就是对于系统端的价值,通过模拟适配,与客户一起寻找组件最优方案”。
“做一款真正符合下游客户需要的高功率组件,是隆基本次新品背后的基本逻辑。我们希望跳脱出尺寸的争议,回归组件本源。”佘海峰补充到。
此外,据光伏們了解,上述企业对于18Xmm尺寸的偏好,除了上述边界条件的倒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180mm硅片并不需要新上设备,现有的硅片产线即可实现180mm硅片的出货。显然,硅片端不需要新的投入,对于隆基庞大的硅片产能以及正在扩产的组件端产能来说,是一个可以实现双赢的尺寸。
尽管都在热炒500瓦+的产品,但隆基表示,2020年166mm仍将占据全年出货的90%,是最具性价比的组件产品,目前隆基的166mm组件出货已经超过6GW,到2021年,18Xmm的产品占比将上升至30%左右。“两代产品的应用场景略有差别,新一代产品主要还是针对超大型地面电站的以及未来趋势的”,佘海峰补充道。
实际上,目前来看,当前组件功率的增加、尺寸的增大仍是与硅片尺寸的变化密切相关,尽管这涉及运输、安装成本的成本增加。光伏們了解到,运输成本的增加不仅受制于集装箱尺寸带来的成本增加,还有因货运超重标准导致的门槛。与降低度电成本的需求来看,各方面都需要一个最优条件。
佘海峰强调,稳健可靠是隆基创新的基本原则。从单晶,到PERC技术,再到双面组件技术,行业领先的掺镓低衰技术、166产品等,隆基产品坚实的每一步都是引领行业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