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军杰 来源:太阳能发电网
无补贴光伏项目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存能力,但尚不具备直接与其他电源进行市场化竞争的能力。而仅仅依靠这样一个零星的无补贴市场,恐怕也很难有效消化目前的庞大产能。
对于国内光伏市场来说,国家能源局8月30日批复山东省发改委《关于无需国家补贴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函》,很可能将是一个进入无补贴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实际上,无补贴一说在“531”通知里便已有之,只是当时业内舆论沸沸于指标断更和突然降补,而对此重视不足。
在“531”过去三个月市场焦躁情绪有所缓解时,重提无补贴,其信号意义不言自明。
其实,随着系统成本的快速下降,国内光伏平价上网本已是指日可待。甚至,在一些峰谷价差较大的工商业应用场景和资源较好地区,光伏发电已经实现了用户测平价乃至发电侧平价。
可以说,无补贴光伏项目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存能力,但尚不具备直接与其他电源进行市场化竞争的能力。而仅仅依靠这样一个零星的无补贴市场,恐怕也很难有效消化目前的庞大产能。
因此,全局性的光伏平价上网,的确还需要一些时日的过渡和准备。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市场有效需求的进一步激发。
这是比补贴拖欠更为影响行业长远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甚至可以说,如果不着力于促进和发展市场的有效需求,补贴拖欠问题很可能将根本无解,光伏发电也将一直都是一个自娱自乐的行业。
无须讳言,光伏发电在电力市场的不招人待见,本就是一种共识。又何况,目前宏观电力供需形势十分严峻,且光伏发电还存在经济性不足的缺陷。
在这样一个时机推动无补贴,虽说实属不得已,但如果不能激发出一定力度的市场需求,则前景很难看好。
这就好比一场足球赛,球已攻至前场,就差传带射门,可就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助攻——补贴——却受伤倒地了。
于是,补贴下场。
一般来说,球赛中途换人,无论是否无奈,教练员都会就此对整个球队的战术做出相应调整。
球赛如此,市场管理也一样。
说白了,无补贴就是市场化。既然是市场化,就要有市场需求作为支撑。但依赖投资拉动起来的光伏应用,最欠缺的恰恰正是直接的市场化需求。
尽管此前政策面在激发市场需求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实际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给予市场的政策信号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略显粗放的自愿绿证制度和配额制,几乎没有带来什么市场需求,更谈不上支撑现有产能的消化。
诚然,产业发展至今,去产能并非目的,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良性格局才是根本。也正是如此,政策面更应着力于促进市场的有效需求。被各方寄予厚望的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恐怕同样也需要这样的政策环境。
光伏说到底还是一个政策性行业,去补贴化的同时,更需要系统化的政策而非临时性措施的支撑,还需要足够清晰地传达政策信号,惟其如此,或才能免于市场惶惶,也才能避免2012年那样的行业寒冬的重演。(吴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