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7年年底,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并网量达到130.25GW,其中分布式装机总量为29.66GW。受5·31新政的影响,今年的装机量有限,行业内预计下半年装机总量不超过15GW,但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光伏平价上网的步伐不断加快,等到明年指标开放之后,势必会迎来分布式光伏的一个稳定长期的向上增长。
地面电站相比于风电、核电优势不太明显,而分布式光伏在有太阳照射的地方均可安装,这使得分布式光伏的应用十分广泛,再加上其结构简单、无污染的特点,未来应用也会更广。实际数据表明,工商业屋顶光伏年收益率在15-25%,5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收益可以获取25年,即使是在2020年完全取消补贴实现平价上网之后,自发自用的工商业屋顶光伏的收益仍然不会受到影响,因此分布式的前景仍然不可小觑。
运维成本居高不下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显著特点:当地建设、当地消耗、建设周期短、较为分散、运维难度较大。通常光伏电站建设周期只有短短几个月,后期维护却长达20~25年。电站运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及电站的全寿命周期,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多数分布式光伏电站智能化程度低,且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运维标准以及成熟的运维模式,电站运维还是普遍存在“高本低效”的痛点。
1单体量小,散点布局,运维成本高
分布式光伏电站大多分布在屋顶、农业大棚、鱼塘等设施建筑上,依附于相应的设施建筑,决定了分布式电站体量较小和布点分散的特征。这就导致电站实时监管与数据采集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运维成本高。
2存在认识误区,电站灰尘遮蔽影响严重
很多人认为分布式电站不需要运维,导致电站管理混乱与缺失,灰尘遮蔽影响严重,尤其是一些钢厂、机械加工厂等屋顶电站,长期积累的金属、化学粉尘已锈蚀在组件表面,严重影响电站发电效率。
3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电站寿命低,安全事故频发
存在相当数量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前期设计、选型、施工质量不过关,导致电站质量问题突出,设备安全和运维人员人身安全都无法得到良好的保障。
装备智能化设备,提质增效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相关分析技术的成熟,“光伏+”亦正步入快速发展期。在5·31新政实施后,“提质增效”成为当前光伏企业最大的诉求,通过智能装备来进一步降低电站的运维成本,提升发电效率,来最终实现电站平价上网的目标,成为当前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趋势。
1智能清扫设备的应用:安轩智能运维机器人
工商业屋顶分布式电站因为选址、环境污染等原因,相当一部分组件积灰严重,发电量难以达到预期。而电站普遍采用的的方式是人工清洗或者说直接不予理睬。人工清洗则是采用喷水用拖布清洗的方式,对水的需求量非常大。后来出现了手持的清洗设备,相比喷水拖布的方法,用水量降低,但清洗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屋顶电站的平整度都非常好,组串间、组件间错位很少,且组件清洗工作难度低并都是重复性的工作,使用智能自动化的设备成为光伏电站组件清洗最佳的解决方案。基于这种市场需求,安轩在2013年成功研发出第一台光伏清扫机器人且目前已更新至第五代,轻松地解决了光伏电站的清扫难题。相比人工清扫运维,使用安轩智能运维机器人具有以下优势:
无人员安全风险
使用自动清洗设备完全代替人工清洗工作,避免了人员高空作业以及触电的安全风险;
平均成本低
以分布式电站为例,人工清扫一次的成本可达5千 ~8千/MW,一年清洗12次,10年1MW人工清洗成本最低也在60万元。自动清洗设备寿命10年,一次性投资成本为20万元/1MW,远低于人工清洗成本。
清扫效果好
使用自动清洗设备进行组件清洗,每天可进行一次清扫,一年可以清扫365次,使组件保持在“无尘”状态,是人工清洗远不能比拟的。
智能化运维
让光伏电站少人或无人
2智能监控设备的辅助:光伏电站智能运维平台
分布式光伏电站规模较小,地理位置分散,电站实时监管、环境监测与数据采集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进一步加大了运维成本。
安轩智能运维机器人提供了一套运维监控平台,可实现故障预警、运行状态监视等功能。监控平台主要实现两个部分的监控:一是通过对现场发电设备的数据接入,对电站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发电量进行实时监视和数据分析统计,主动提示、推送发电设备故障和告警信息;二是通过运维机器人自带的无线通讯功能,远程监测所有机器人运行状态和运行数据,并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控制,从而实现远程故障诊断、极端天气自保护、降水联动清扫等多种智能模式。
存量时代电站的增值解决方案
对于增长放缓的光伏市场来说,存量管理变得将比以往任何时刻都变得重要。数据显示,缺乏良好的运维对发电量损失一般在10-15%,而组件清扫、运行监测等重复性工作则能占到运维工作的60%。从资本方面来讲,以智能化清扫、监控设备降低电站的运维成本,是对电站资产的增值。
未来,安轩将不断优化电站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设备智能化、流程管控制度化,提质增效,促进光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超出同类电站的发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