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怀琛)爬上曲阳县孝墓乡的“蝌蚪坡”,站在观景台上凭栏远眺,遍布光伏电池板的山坡,好像披上了一层蓝色铠甲。
5年来,这里开发利用荒山2万多亩,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山地集中式光伏发电站。
我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发展光伏产业,既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又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光伏产业开发利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积极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
曲阳60%的面积是浅山丘陵,山上覆土少,不适宜林木生长。过去,这是制约当地发展的劣势。
2013年,三峡新能源公司总投资25亿元的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建,成为曲阳首个光伏发电项目。随后,国电投、大唐、华能、英利等10余家企业纷纷涌入,抢占荒山“种太阳”。
曲阳荒山的“逆袭”,是我省近年来加快光伏产业开发利用的缩影。
抓住“天时”。随着大气污染治理深入推进,我省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积极争取国家光伏发电年度建设规模。2014年至2016年,共争取国家光伏发电建设规模625万千瓦,居全国前列。
用好“地利”。我省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近5成,且多为未利用荒地,植被稀少、光照条件好,符合山地式光伏电站浅山丘陵的选址条件。晶龙、英利等光伏生产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能规模近1100万千瓦,产业发展根基雄厚。
为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我省还拿出真金白银:2014年底、2015年底和2017年底前投产的光伏电站,可在享受国家标杆电价基础上,自投产之日起3年内,额外享受0.3元/千瓦时、0.2元/千瓦时、0.1元/千瓦时电价补贴。
目前,全省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已由2012年的12万千瓦左右飙升至600多万千瓦,年可生产清洁电力约78亿度,节约标煤2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62万吨。
规模快速扩张,既有集中式光伏电站支撑,也离不开示范项目带动。
在张家口市宣化区大堡子村,荒山上架起的连片光伏电池板,是当地一道别致风景。伴随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冬奥成功,我省加快推进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启动了张北光热、奥运迎宾光伏廊道等一批示范性工程。目前,该市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达275万千瓦。
前不久,位于张北县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它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是综合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创新工程,为破解大规模新能源集中并网运行技术难题贡献了“河北智慧”。
探索仍在继续。农光、林光、渔光、牧光……在河北,更多“光伏+”正从图纸走入现实。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