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7年国际能源署发布的《能源技术展望2017》报告显示,中国近几年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能源储存等领域发展十分强劲。
重庆大学洁净能源与功能材料研究团队教授王煜透露,中国当下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是“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每公斤”,“未来三元材料将是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主流,以目前国内的材料体系而言,要达到此目标,难度较大,需要开发新的体系、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
“电化学能源的存储与转化市场广阔。”王煜举例称,汽车产业是重庆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有较好的产业基础,目前该市的力帆、长安、宗申等汽车企业都在加大投入,力求突破动力电池的瓶颈,实现转型升级。“谁能率先达到中国的战略需求,并能实现稳定量产,谁就能占据战略制高点。”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发电以及电动汽车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环节。”复旦大学化学系先进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孔彪称,“成本高是影响储能大规模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其关键材料、制造工艺和能量转化效率也是各种技术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瓶颈。目前以提升寿命、低成本、高安全为突出特征的储能电池是海内外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新加坡是世界领先的能源和化工基地,随着能源储存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当地推动储能建设、转化利用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新加坡化学与工程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莉透露,“让电力存储同时达到安全、稳定、高效利用要求,是全世界学界的共同难题。谁能早日攻破,谁就能占领市场。”
张丽莉称,要实现新能源存储在各个方面的利用,首先要突破能源材料的瓶颈,其次是能源转化成本居高不下的困局。“新加坡有先进的科研成果,但独立的研发条件稀缺,我们希望此行能在中国找到合作交流的平台,将研究成果进行孵化,实现共赢。”
“此次大会以‘创新引领,互联互通’为主题。旨在通过整合海内外产学研政等各方力量,助推前沿科技创新交流、发展和转化。”大会承办方、重庆大学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科技人才是区域创新发展的原生动力,随着海内外人才互动愈加频繁,当地正积极建设科研成果转化载体——重庆大学城科技产业园,期待通过创新交流、资源整合,构建“高校+研发机构+科技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四位一体”创新生态圈。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创新基地、重庆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基地、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创业家园。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