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能宝2015年上线,SPI绿能宝2016年在纳斯达克转板上市,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绿能宝强势扩张,完成6次收购,基本形成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和澳洲五大市场的同步发展的格局。
在业界看来,
绿能宝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结果今年4月出现“
兑付危机”,让众人都大跌眼镜。
理论上稳赚不赔的新能源产业,引人瞩目的“互联网+融资租赁+新能源”创新模式,还有纳斯达克上市的保证,绿能宝的问题究竟出在哪?
风光不再,绿能宝兑付危机陷入僵局
经过两个多月的发酵,绿能宝兑付危机在怎样演变?
4月17日,绿能宝发布联合声明,称由于
光伏补贴延迟等原因,致使平台提现出现逾期现象,承租人不能按期兑付提现金额。并承诺提现逾期最长将在180日内按照T+30日通过平台向投资人进行兑付,且保证此期间绿能宝平台各项工作不受影响。
按照此公告,5月10日起绿能宝应当开始兑付工作,但其实并未能实现。
5月9日,绿能宝更新公告,截止当时,平台共逾期支付租金总计2.22亿元,逾期项目融资总额达4.3亿元。但由于款项催收、项目融资及逾期项目起诉等原因,暂不能按4月17日承诺的T+30的形式启动兑付。
在兑付危机爆发后两个多月里,绿能宝的态度略显消极,官方网站仅发表过4次公开声明,对于网上流传的负责人辞职等流言也未予以回应,相比前两年“开挂式”的版图扩张,绿能宝在兑付危机的处理上可以说是相当被动。
稳赚不赔,绿能宝到底是个啥
绿能宝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绿能宝是SPI绿能宝2015年1月斥资9999万美元打造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它为光伏生产商和个人、机构投资者提供一个交易平台,平台上卖的就是光伏产品,大到光伏电站,小到太阳能电池板,覆盖了不同层次的投资者需求。
这种类似众筹建电站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光伏产业对资金大量需求、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这就是人多好办事吧。
绿能宝的模式把光伏企业融资的问题解决了,那投资者的风险问题怎么办?
对此,毛毅峰曾公开解释,绿能宝的投资风险几乎为零,投资人投资的各个项目均真实有效,即便投资项目失败了,由于承租人公司的经营和持有资产远大于投资人的投资金额,因此可以确保各投资人的逾期租金和本金可全额兑付,唯一的风险就是时间风险。
从理论上来说,绿能宝作为中间平台,收益源于太阳能发电产出,那么在排除天气的因素后,基本可以实现固定产出,利益可以计算,是非常稳定的理财产品,那么绿能宝的跳水,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生搬硬套,“互联网金融+光伏”先锋失利
绿能宝上线之初,就有业内人士对其模式表示怀疑。这一模式最大的bug其实就是它的时间风险,即光伏产业的长周期回报和是互联网金融的特点能否相协调?所谓的模式创新,是不是就是将“互联网+”的模式生搬硬套到光伏产业上?
针对这个问题,无所不能采访了长期跟踪研究光伏融资模式的专家王润川,他认为“短债长投”是绿能宝陷入资金危机的关键原因。
短债长投指将短期借款用于长期用途,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危的财务操作方式。互联网金融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短期回报,绿能宝也深谙此理,因此为吸引投资,承诺按月支付租金。
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周期一般在7、8年左右,即使是光伏电站的组件产品,其回报周期至少也需要3年左右。如此长的回报周期,平台想要稳定收益,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用新用户的投资资金去支付老用户的收益。
一旦绿能宝的资金蓄水池没有新的资金注入,平台自身就无法支付用户的收益,陷入资金周转失灵的困境。今年4月开始的绿能宝兑付危机就是这个原因,当时逾期支付金额高达2.22亿元。
虽然绿能宝官方声明,此次兑付危机是由于政府补贴延迟到位,但是绿能宝的蓄水池已经建得太大,而且“漏洞百出”,即使光伏补贴及时到位,恐也难以应对兑付危机。
王润川认为,未来,绿能宝要解决兑付危机,只有变卖电站或融资方向银行贷款。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