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布局方面,过去光伏装机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甘肃等西北地区,占比80%以上,如今,西北地区的全国新增装机容量占比不到28%,大量的新增装机转向中东部地区。
同时,国内光伏补贴缺口逐渐扩大仍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为引导全社会绿色消费,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利用,进一步完善风电、
光伏发电的补贴机制,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三部门在2017年春节后第一天联合印发了《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拟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自愿认购。
对于该试行政策出台的原因,中国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表示,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出台是基于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资金均来自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资金来源单一。近年来,补贴资金缺口呈逐年扩大趋势。截至2016年年底,累计补贴资金缺口约600亿元。若按照现行的补贴模式,到2020年补贴缺口将扩大到3000亿元以上。同时,电力市场改革也在倒逼新能源上网电价机制调整。随着陆上风电、
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新能源发电工程造价下降的趋势越发显著,电力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盈利不确定性显著增大,迫切需要在电力市场化环境下为新能源补贴提供一个市场化的风险对冲手段。
光伏发展助力能源改革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曾提出,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提升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将作为今后我国能源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那么光伏发电在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上将起到多大的推进作用?作为制造企业,可通过哪些举措进一步推动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
对此,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一方面需要淘汰、停建煤电,在煤电供给侧去产能;另一方面,需要提高非化石能源的发电比例,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的比例都需要提高。在非化石能源中,光伏发电既可以建集中式地面电站,又可以发展分布式、光伏+项目,应用范围广,将在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制造企业,除保证产品质量外,需要不断提高组件效率,降低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并开发创新的光伏电站融资模式,尤其是分布式电站的融资模式,扩大光伏发电的应用范围。”杨立友说。
东方日升总裁王洪认为,为确保实现我国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5%的目标,除去核电和水电的贡献外,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必须要达到6500亿千瓦时以上。根据“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光伏发电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的作用不可忽视。
王洪表示,为促进光伏发电得到大规模应用,我国光伏企业应不断加大核心关键技术研发,致力生产出高效率、低成本、可靠性高的发电产品,同时不断提高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为光伏发电早日实现平价上网提供助力。
“绿证+配额”合力促转型在光伏产业的发展中是要逐步取消补贴,还是要以绿证、配额制等其他途径促进?
对此,苏美达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袁全认为,几乎所有关乎国计民生的新兴行业大都会通过补贴的方式启动,然后不断扩大应用范围,让此新兴行业最终从“补贴驱动型”回归到“市场驱动型”。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成本的下降和补贴的下降便互为因果了,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
袁全表示,绿证的推出符合“电改”的核心思想,即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调动电力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绿证的推出,可视为可再生能源国补退出历史舞台的试探性举措,在市场的预料之中。绿证政策的施行可以有效缓解因补贴不能及时下发造成的光伏电站投资方的现金流问题,相信会有不少电站投资商选择这种“类贴现”的方式快速回笼资金,其将以经济杠杆的方式有效扩大清洁能源的应用范围。
在目前的试运行期,绿证的交易是非强制性的,同时政策规定绿证在有效期内可以且仅可以出售一次,不得再次转手出售,这会缩小市场对绿证和碳交易等配额类交易标的的需求。能源转型需要“绿证+配额”双拳用力,促进绿色能源最终成为消费主流。
杨立友认为,光伏补贴的意义在于扶持促进产业的发展,光伏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补贴减少甚至取消是必然的。无论是光伏补贴还是绿证、配额制都是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手段,最重要的是通过政策和市场双重刺激促进光伏发电技术不断提高,早日实现光伏平价上网,使用绿色电力的观念深入人心。
王洪告诉记者,近几年,光伏发电装机量大幅攀升,但相应的补贴始终无法按时发放,影响了新能源发电运营企业的现金流,严重影响了投资的积极性。为缓解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资金流,三部门联合推出了绿证交易试行机制。它可以有效缓解国家财政的补贴压力,解决补贴资金来源、提高补贴效率。绿证施行后,企业资金流转会更加通畅,光伏投资也会更加灵活。
联盛新能源董事长何旖莎认为,政府补贴只是新能源发展里程中的阶段性助推器。鼓励更多的科技和资本投入到新能源领域,为社会化应用和普及奠定供给基础,这是全球大部分国家的共识和责任。但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高污染电力能源供给裁减以及环境治理成本的日益提升,新能源的最终出路必然是平价上网。从经济学和市场规律来讲,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何旖莎表示,中国的新能源补贴之路也经历了从初装补贴到度电补贴、从指标制到备案制、从政策性到市场化的发展历程,不断地完善与成熟。但由于新能源补贴保障是个涉及统筹、财政、计量、结算等多环节、多部门的综合体系,实施起来难免会有诸多跨界协作的系统障碍,有待进一步成熟。
绿证等市场化交易制度,对于体系根基相对成熟的中国电力交易市场而言,也是个巨大的挑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诸多的政策铺垫和社会布局,例如进一步开放电力交易平台、完善传统能源的计划配给机制、完善光伏/风电/水电等新能源价格平衡等。何旖莎举例说,全球率先实施绿证制度的罗马尼亚等国家也遭遇了诸多未曾预料的障碍和困难,导致绿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影响了国际金融市场对新能源电站的价值评估和杠杆功能,反而从资本层面制约了新能源的发展。因此,能否体现新能源电站的投资价值和应用价值,将成为评价所有补贴形式合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