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民中意的是用着实惠,实惠到最是精打细算的主妇都说“几乎不花什么钱”。这个系统的运转,只有水泵的电机需要用电,也用得极少,用村里人的话说,是“统共用不了几度电,都搁不住算”。
在用上“太阳屋顶”之前,农村取暖首先就是钱的问题。黄秀珍说,以前家里空调就早晚开开一个月就三四百元的电钱。村民庞小华家搬来前是烧煤球,那会儿煤还便宜,一个月也得一百多元的煤球钱。
与建筑真正实现一体化
这“太阳屋顶”,是山东省科学院研究员曹树梁从2006年开始历经十余年研发、完善的成果,他称之为“钒钛黑瓷复合陶瓷太阳板”。顾名思义,这是用陶瓷烧成的板子,本身就可以作为建筑材料,也因此能够真正实现与建筑的一体化。
陶瓷不是稀罕物,老曹的陶瓷板却敢叫太阳板,能转化太阳能,奥妙在哪?这板子表面是黑色的,这层黑色物质就是曹树梁呕心沥血的专利——钒钛黑瓷。正是这一层薄薄的涂层,实现了太阳能的高效吸收;板子中空,通过注水循环实现能量的转化利用。
把这种太阳板,直接安装在坡面屋顶的最外层,再覆以钢化玻璃,配以水箱、管道等辅助设施,就构成一套完整的“太阳屋顶”。对于两、三层的乡村住宅,能够实现基础的供暖,同时,供给充沛的生活热水。
改造关键还是钱。在吴平坊村改造中,经过讨论,为了适应一面坡的屋顶,房屋由原本设计的两层改为了两层半,增加了一间40平方米的北屋和一间20多平方米储藏室。一套房子的建设成本增加了3万余元,但考虑到新增加的房屋面积,等于没额外增加什么成本。这账一算完,刘长存心里就有底了:既省电又省钱还能取暖,不尽是好处么?
俄罗斯人对这项技术也感兴趣
这么实用、好用的成果,在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中本应大展拳脚,却在推广应用中屡屡碰壁,迟迟不能推开。至今,在它的诞生地——山东,吴平坊村仍然是最大也几乎是唯一的一处应用示范。
墙里开花墙外香。与曹树梁团队合作生产、安装“太阳屋顶”的淄博卓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告诉记者,去年2月,企业与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接触,并最终中标这一包括安置房、商业楼在内总金额4600万元的大单。
在阳光充裕、地广人稀的西部,“太阳屋顶”正在展示它的魅力。目前给内蒙古东吴旗的样板房已经做好,正在推进规模化建设;西藏班戈县希望帮助建设大棚和牧民住宅,正在商议、设计;新疆乌鲁木齐住建厅也来考察洽谈。
“连俄罗斯都找来了!”张涛说,俄罗斯贝加尔湖畔的布里亚特共和国对应用这一技术建设蔬菜大棚很感兴趣,相关负责人员已经来山东考察并初步签署了合作协议,并邀请张涛3月初到布里亚特考察,进一步商谈合作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