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挑战光伏新能源产业?
大学兼职业务员发现商机
罗锡阳的童年是在病痛中度过的。1994年,她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自幼体弱多病,在童年的很多时刻,别的孩子在外面自由奔跑玩耍,而她只能在不断地四处求医、吃药中长大。
坎坷的童年让罗锡阳很小就懂得了很多道理,她比同龄人显得更加成熟、坚强。“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梦想,”罗锡阳告诉记者,“即使生活坎坷,也要活得精彩,让父母将来过上好日子。”
2012年,罗锡阳被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录取,开始大学生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刚上大学,罗锡阳就开始在日常学习之余四处做兼职。大一下学期,她开始从事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业务员工作,工作中她发现,从厂家仓库到供应商的销售过程中,中间商很多,利润被层层瓜分。
“为何不能直接从厂家销售给用户呢?”想到这里,罗锡阳做通厂家工作成为产品代理,采取从厂家仓库直接发货到用户的模式,赚取中间差价。
学校相关领导得知此事,非常支持她,为她提供了工作室。
从门外汉到业内人士
“从事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销售过程中,我对这个行业也开始有了初步了解。”罗锡阳说,光伏产业正日益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
“为什么不能成立一个企业,自己研发、生产、销售相关设备呢?”这个近乎疯狂的想法在罗锡阳心中一闪而过。之所以说疯狂,是因为此时的她没有资金、没有资源、对光伏产业生产专业知识严重缺乏,而且,此时的她年仅19岁,19岁的大二学生创业做光伏,这是不可思议的。
然而,自从这个创业想法在罗锡阳的脑海出现以后,就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我要创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罗锡阳告诉记者。
她从图书馆查阅资料开始,每天废寝忘食,研究光伏产业的专业知识。在学习之余,她还到工厂走访实地考察,从光伏发电的原理到产品的生产过程,每个环节她都力求烂熟于心。通过大半年的学习和实践,她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业内人士。
睡公园啃馒头将公司带上正轨
2014年,大众创业热潮开始席卷武汉各高校,一系列的扶持、鼓励政策相继出台。在这种背景下,罗锡阳感觉机会来了。
当年4月,她用四处借来的资金,在新洲区潘塘街创办了武汉玲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太阳能风能设备制造与销售。
与大多数刚创立企业一样,罗锡阳也面临着人才匮乏、资金紧缺、市场狭小的问题。然而,在这种极度困难的局面下,作为一个年仅20岁的小女生,罗锡阳表现出来的坚韧和魄力让周围人吃惊。那段日子,她一面招聘人才、办理各种审批手续,一面抓生产、保质量,同时四处奔波寻找市场。
为了寻找市场,她背着背包在各个城市的工业园区来回穿梭。由于年纪太小、资历不足,她受到无数的冷眼和拒绝,吃闭门羹是家常便饭的事。罗锡阳告诉记者,“那种从未有过的挫败感让我很多次都痛苦得想放弃”。
跑市场受挫,创业时筹措的启动资金也快用完了,面对这种境况,罗锡阳开始节衣缩食。在外寻找客户的过程中,为了节省开支,她连续吃了几个星期的馒头,为了省下住宿的费用,她甚至睡过公园。
就是这样,罗锡阳凭借着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精神一路坚持了下来,2015年,她获得了武汉市政府奖励的5万元创业奖金,帮她成功度过最困难的初创期。
目前,公司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