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庚申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原子能)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 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氢能等作为新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等。
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海洋能、小水电、化工能(如醚基燃料)、核能等。
一、新能源重点细分行业发展现状
1、太阳能太阳能(000591)具有环保,效率高无枯竭危险的特性,在使用上对地理位置要求较低,因此我国
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快速。在应用分布上,
光伏发电36%集中在通信和工业应用,51%在农村边远山区的应用,小部分应用于太阳能商品如计算器,手表等。除此以外,光伏的应用呈多样化趋势,与扶贫,农业,环境等相结合。例如,最近一两年光伏农业大棚正在快速扩张中,光伏农业项目占2015年上半年备案项目总数的30%左右,成为光伏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政策扶持和国内市场需求被激发的情况下,光伏发电端增长迅猛。截止2015年9月底,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795万千瓦。不过现在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还在于我国企业在光伏技术领域还处于下游水平,并且主要市场需求还集中于国外。
2、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源是近几年来发展快速的能源领域。其低污染性,分布广泛性,并且总量丰富,使得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生物质能源在利用上目前仍以直接燃烧为主。除此以外,生物质也可以应用在发电,和制造乙醇汽油燃料等。生物质能源作为后起之秀,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在我国,由于认识普及程度不足,政府补贴门槛过高,资源分散,收集程度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生物质能源在推广中存在阻扰。不过,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推向深入,生物质能源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以2014年营业收入为标准的方式,客观反映了新能源产业内的格局动态变化。从收入规模来看,太阳能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老大哥,其优势正在缩小,而以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后来者正奋起直追,缩小差距。
太阳能企业为6875亿元,占总营收的24.27%;生物质能企业为4520亿元,占15.96%;风能企业为3270亿元,占11.54%。以储能电池为主的其他
新能源行业企业为1321亿元,占4.66%。这一变化基本反映了新能源产业格局的发展趋势,生物质能作为新能源家族的后起之秀,其储备充分、分布广泛、综合成本低(全生命周期)等优势,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各国政府及资本市场的新宠。
3、风能风能由于受地理位置限制和对面积要求较高,其应用没有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广泛。但风能发电成本低,在条件优厚的地区风能发电成为当地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一有利模式。随着中国风电装机的国产化和发电的规模化,风电成本有望继续降低,加上持续性的政策优惠,风能行业发展呈现复苏迹象。
4、核能核能尽管不是可再生资源,但核能干净,无污染,几乎零排放的特征让核能发电在能量资源利用上颇受关注。目前我国正在运营的核电站13个,共22台机组。核电行业技术要求高,具备一级生产资质的企业少。作为核能行业的龙头企业,广核和中核的新核电技术的推出和应用,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成熟的三代核电技术。目前国内核电产业链仍以国企为主导,在大型核电专用设备知道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核电的发展仍依靠国家政策,2016年内陆核电厂或开始动工,核能行业回暖。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评估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特别声明: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索比光伏网的内容为索比光伏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