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一天开上一千多公里路给客户解决问题,这对于李懿来说,也是常事。为了研发出大家所喜欢的产品,团队一直在努力,在产品的设计、材料上不断的进行创新。
通过层压技术的改变,产品做的更轻更薄更便携,还有产品工业设计和结构设计上面优化创新,使得防水散热做到很好的处理,有些户外的运动者,会有这方面的需求。
此外,针对于美国用户特点,她走“个性DIY”模式,即将太阳能设备中不同的配件放在销售渠道中供用户自主选择和组装,组装过程类似于“乐高积木”。
2015年初,看到中国相关市场的空白,李懿决定将太阳能蓄电设备推向中国用户。在李懿看来 ,现在是在中国市场中寻找“时间窗口”的关键时期 。
李懿认为:“针对中国市场,有两个特点,一个我觉得消费力,还没有到那个程度,所以产品的单价不能很贵,还是要考虑消费力的一个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大家对太阳能本身产品的认知。”
2015年,李懿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3000万美金,虽然在外界看来,创业已经做的很不错了,但是李懿却说,他们现在依然是个小公司,创业才刚刚起步。而对于未来,李懿和她的团队还有哪些计划和打算呢?“前期我们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一定要在自己的本土,我们的国内,把很多最基本的工作,包装、贴标签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这样才能减去在国外的,不必要的损失。”
一个冬日的午后,在苏州半杯水的创孵活动中心,李懿正在给创业者们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毫无保留,真心的交流,李懿希望通过这次分享,可以给创业者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像这样的分享会,李懿一有时间就会参加,在她看来,创业者就像一家人,只有大家共同努力,互相帮助,才会在创业这条路上走得更长更远。而经过面试筛选,李懿也成功考入了马云创办的湖畔大学,3月份即将迎来新学期。
虽然目前中国的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但是从去年下半年投入的产品销量来看,市场的反馈还是不错的。对于未来,李懿和她的团队还有更大的目标。“下一步我想推动的就是能源互联网这个概念。简单来讲我们两家是邻居,你家有一个储能系统,我家有个储能系统,而且这个储能系统都是我的。你家的用电需求和我家的用电需求,就像互联网上的两个节点,你们数据是可以共通的。”
对此,创业导师表示,和国外的市场不同,中国有着其特殊性,能否找到一款产品,可以在国内大量生产,是创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创业导师李昊青:“就专业或者技术角度来讲,我觉得都不是重点。这个时候,其实有点儿像消费品,需要去附品牌,需要要整个市场的人都知道,你是第一品牌,你才有机会。这样的一个产业其实是靠营销的,作为行业的先进入者,第一件事,培养市场消费习惯,这个听起来就很不容易。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国外不同,能不能找到中国自己特定场景,而且有大批量大家的需求,反而是他需要重新思考的。”
正是看到了市场的需求,李懿和她的团队才会进军中国,那么太能能市场的体量有多大呢?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016年美国太阳能装机量达到了16GW,比2015年的7.3GW翻番。预计到了2021年,太阳能市场累计装机量将超过100GW。在美国,无论是公共事业太阳能还是住宅与非住宅太阳能装机容量都在逐年上升。
相比而言,中国太阳能市场还在培养阶段,但是因为人均资源减少,国家政策推进,太阳能产业正在高速发展。2016年全年我国净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3479万千瓦、同比增加一倍。年底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7742万千瓦,同比增长81.6%;并网太阳能发电量6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0%。特别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太阳能市场,存在着巨大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