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3日,汉能薄膜发电发布公告称,已与香港证监会就复牌事宜达成两项必要条件:证监会将采用《证券及期货条例》第214条,对汉能薄膜发电五位董事及前董事展开民事程序,五位董事同意在该民事程序中不抗辩责任和法院的命令;汉能将聘请财务顾问,对公司活动、业务、资产、负债、财务、绩效和前景等资料做出详细披露。公告未披露复牌及两项条件完成的时间表。
汉能薄膜自2015年5月20日停牌,至今已20个月。在这20个月里,汉能薄膜管理层进行了根本性的调整。梳理媒体报道可以发现,公司通过经营面上大刀阔斧的改革,走出了困境。也许,正是有了这些根本性变化,汉能薄膜发电复牌,才成为了可能。
“无形减值”近百亿,2015年业绩触底
汉能薄膜的主营业务是薄膜发电光伏组件制造设备和整套生产线,以及薄膜发电应用产品市场开发。目前国内光伏发电企业虽然较多,但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晶硅技术方向,而新一代光伏发电技术——薄膜发电行业的企业中,最大的就是汉能薄膜。
2015年5月,汉能薄膜发电遭遇了暴跌,随即停牌。次年3月,汉能薄膜公布2015年度财报,巨亏122.33亿(单位:港元,下同),引起市场关注。其中,年报计提了商誉减值79.15亿港元,占当期亏损的64.70%。此外财报还对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无形资产两个项目进行了大幅减值,两项共17.40亿港元,占当期亏损的14.22%。
“可持续经营”的底牌
面对亏损的现实,汉能多次表示,正一边开展重组,一边积极和各方沟通,争取各方支持。2015年,汉能被列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单位,并获得国开行6.36亿元专项基金支持。此笔资金,对汉能山东淄博基地一期600MW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项目起到了重大推进作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汉能获得国家层面的关注与支持,与其所掌握的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核心技术密切相关。
近年来,随着全球太阳能发电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也快速进步,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与产业能力全球领先,成为国内位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而从生产企业看,我国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高度集中,企业主要有汉能、中建材、湖南共创等少数几家企业,有数据显示,目前汉能占据大约90%的产量。
据了解,目前汉能的柔性薄膜电池拥有4项世界纪录。其中,铜铟镓硒有两项,GSE柔性共蒸法薄膜电池量产芯片小尺寸冠军效率17.7%,全球第一;MiaSole多元素溅射法柔性单串组件效率19.2%,全球第一。另外,Alta Devices公司砷化镓双结电池转化率31.6%,单结电池转化率28.8%,均为世界第一。
2015年,汉能还承担了铜铟镓硒光伏组件国家标准主编工作。截至2016年6月,汉能在全球拥有专利申请超过1300件,其中60%为发明专利。这些核心专利,让汉能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汉能还对外透露,将加快高端装备国产化进程,扩大生产规模,加快生产线的改造与升级,重点把领先的铜铟镓硒和砷化镓基地尽快建立,加快形成柔性、高效薄膜电池的大规模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