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欧美双反,第一次让国内当时最大的四家企业,尚德、英利、天合光能、阿特斯一起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坐在了一起。六年后的今天,央视演播厅,保利协鑫、天合光能、阿特斯、尚德又坐在了一起,与大家分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光伏...
凭着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中国光伏产品一度迅速占领市场。但在欧美“双反”政策下,行业、企业盲目扩张的弊端暴露无遗。2012年以来,光伏企业痛定思痛,在充分用好政策红利的同时,掘金国内市场,抢占技术高地,实现了中国光伏产业的重生。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去解决“光伏热”背后的隐忧而不忘初心,人们都在盯着中国光伏的下一步。
光伏行业为什么要争上游?
协鑫集团副董事长舒桦:在当时的背景和环境,巨大利润空间的诱惑,大家都一哄而上争上游。中国两头在外的格局,其中有一头,就是光伏原材料控制在国外少数大型化学企业手中。当时有色金属协会统计的每个月的报表显示,行业里都在增加一些新的面孔,都是来自地产、贸易、纺织这些跨界的企业。在不拥技术,不拥有品牌,不拥有成本的情况下,快速的投资了大量的多晶硅产能。
非理性的低价竞争伤害企业,更伤害行业
协鑫集团副董事长舒桦:在2011年北美的展会上,我就看到了行业的企业在展会上摆出了价格擂台赛,喊出了一家售价后,另外一家当场亮出更低的价格。但更低的价格成为展会上一个主流价格的时候,另外一家企业又喊出了更低的价格。这样的价格擂台赛是自残,也扰乱了行业正常的价格次序。
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低价竞争在当企业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企业经营有合理利润的时候,你能够把利润空间让利给客户,推动整个行业的成本下降,我认为是对光伏行业做出的极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