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除一些企业“空手套白狼”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光伏扶贫项目的落地还面临很多现实问题。
贫困地区的空地大多都是农业用地,不能进行光伏扶贫项目建设,更不能占用耕地;土地流转不畅,也会给项目开展带来阻力;贫困户的房屋、基础设施也较差,光伏系统的安装与运行存在很大风险。由于很多贫困户地处偏远山区,各贫困户电站比较分散,电站的日常维护、管理也成为一个大问题。这需要光伏企业与地方政府、村集体以及村民进行充分协商。
最大的难题还是资金,虽有较大额度的配套资金支持,能否按时落地并不确定。贷款虽有政府贴息,但偿还风险和收益稳定性问题,使不少金融机构并不看好光伏扶贫项目。电站建成后,如补贴不能按时发放,将直接影响扶贫效果。
目前,国家能源局已经部署试点省份的能源监管机构对光伏扶贫项目进行监管,重点监管工程质量、电站运行、电费结算和补贴发放等情况。
光伏扶贫项目要真正让贫困人群有收益,除了充分考虑光伏扶贫发电模式外,还需要对光伏资源准确评价、科学设计,监管项目后期运行。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地方政府在实施光伏扶贫的同时,也要兼顾企业的利益,确保企业有一定的合理利润空间。
此外,也不排除一些光伏企业上演“空手套白狼”的把戏。“一些企业为了去库存、或降成本,往往会选择过剩,甚至劣质的电站组件等原材料,加上补贴,甚至可以实现零投入,而发电时效却很难保证,贫困户的收益也就成了大问题。”一业内人士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对此,该人士建议政府部门要严格市场准入机制,保障光伏扶贫实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