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将生态建设上升为全省发展战略的山东,近日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猛药去疴,重典治污,展现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应有的担当。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本质核心。传统产业占主导的山东实现绿色发展,关键是如何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使产业向生态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污染的企业
撒下一把鱼食,几千条锦鲤便扑啦啦聚拢过来,抢完食物又集体徜徉而去……凭栏观鱼,心旷神怡。在高唐县,泉林纸业旁边的2000亩湿地公园,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休闲好去处。
“造出白纸,排出黑水”“一个造纸厂污染一条河”。曾几何时,身为污染大户的造纸业让人深恶痛绝,泉林纸业身边的这块区域,也曾饱尝污水之害。5月26日,记者在泉林看到,通过技术创新,如今从生产线上排出的,是各项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汩汩“清泉”,曾经的污泥变湿地,成为城市的“绿肺”。
以泉林为代表,山东造纸业走出了一条清洁化转型之路,造纸企业从200多家减少到10多家。“从来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污染的企业”。环保部长陈吉宁曾以山东造纸业转型为例,阐述这个道理。
“只要找准了行业瓶颈和突破口,造纸业实现绿色化转型升级的经验,其他行业完全可以复制。”省环保厅厅长张波说。
让污染项目和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实现清洁生产,或者退出市场,给环保的项目和企业留出空间。这是山东实现绿色发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长期以来,山东形成了以钢铁、铝业、化工、造纸、轮胎等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工业能耗占全民能耗70%以上,其中六大高耗能产业占了工业能耗的一半多。“山东产业结构偏重,节能减排压力更大。要实现绿色发展,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层次必须转变。”看到《方案》,山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一方面,要推进这些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另一方面,要推动产业绿色改造升级。
我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提出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健全倒逼机制,促使企业转型升级或产能退出,并作具体安排。
让不环保的存量退出或升级,还要有绿色环保的增量“顶”上来。《方案》在这方面施以浓墨重笔,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等方面进行部署,提出了具体目标。
记者注意到,许多地方通过环保治理等手段,清退污染存量,同时优化增量,孕育出绿色发展的新动能。
“以前的生产线污染环境严重,一年的产值也就4亿元。现在新上的不锈钢项目,光今年就能完成200亿元产值,一年能节约81.6万吨标煤,相当于少排放51吨二氧化硫。”山东盛阳集团副总经理王功祝说。盛阳是一家焦化、铁合金冶炼企业,在去年临沂市掀起的环保风暴中,淘汰了年产30万吨的低端镍铁粗加工项目,转为年产160万吨不锈钢、50万吨镍铁的高附加值项目,市场需求旺盛。去年,临沂市7家钢铁企业全部停产治理,低端钢材产量削减50%以上,却培育起一个千亿级的不锈钢产业。
让能源结构更绿
雾霾是备受关注的污染问题,普遍的观点是,不清洁的燃煤是形成雾霾的最主要因素。而现实是,中国的能源尤其是工业能源近70%还是靠煤,我省尤为突出,煤炭占能源消费的80%左右,年燃煤量占全世界的1/20。
由此,降低煤炭消耗,成为山东必须面对的课题。按照国家要求,2017年我省煤炭消费总量要比2012年净削减2000万吨。然而,一组数字难免让人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捏一把汗:2015年,我省煤炭消耗量比2012年净增长4100多万吨。而相邻的京津冀地区,同期则减少约4000万吨。
越是难啃的骨头,越要下大气力。我省专门作出部署,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攻方向,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到2020年煤炭消费比重较2015年下降10个百分点。
随着环保标准和监管不断加严,各地在这方面频出重拳,让人对实现目标抱有信心。去年以来,信发集团共先后关停、爆破了10台老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共计115万千瓦,同时投资216亿元上马世界最先进的6×66万千瓦高效超临界机组,发电煤耗仅为248克/千瓦时,比美国标准还低52克/千瓦时,二氧化硫、烟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甚至远低于天然气发电的排放标准,达到国际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