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最新数据统计,2016年3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866吨,环比增加33.7%,一季度累计进口多晶硅36625吨,同比增加34.8%。导致3月份进口总量创历史新高的原因有:第一,3月份从韩国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达到6443吨,环比增加37.1%,比当月从美国、德国、台湾进口总量还超出5%,在总进口量中维持46.5%的高位,仍然保持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3月份从德国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达到4054吨,环比大幅增加75.5%,占总进口量的29.2%,较2015年2月份的进口最低位增加了近一倍多;第三,3月份从台湾进口多晶硅同样创历史新高达到1929吨,环比增加46.5%,位居我国第三大进口地区。综上,自韩国、德国、台湾进口量齐创新高,是致使3月份多晶硅进口量跃居历史高位的直接因素。
3月份我国多晶硅进口均价大幅下滑至14.27美元/千克,环比跌幅为13.5%。3月份均价大幅下滑主要归因于从美国进口多晶硅价格大幅度下跌,美国进口价格从2月份的43.83美元/千克直线下滑至14.38美元/千克,分析主要原因是3月份从美国进口的多晶硅中99%都是通过保税区仓储转口的方式进入国内,通过此避税途径进入的多晶硅价格自然比一般贸易进入的价格低很多。
据分国别进口数据显示,3月份总进口量13866吨,环比增加33.7%,其中自韩国、美国、德国、台湾四个地区共进口多晶硅12565吨,占总进口量的90.6%,比2月份总进口量高出21.1%。3月份从韩国进口量为6443吨,占总进口量的46.5%;从美国进口量为140吨,占总进口量的1.0%;从德国进口量为4054吨,占总进口量的29.2%;从台湾进口量为1929吨,占总进口量的13.9%;其他地区进口量为1301吨,占总量的9.4%。
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三方面:
一、美国因受到“双反”税率及“暂停加工贸易措施”的严格执行影响,多晶硅出口中国受阻,进口量较未受影响之前大幅缩减,3月份从美国进口量为140吨,仅占总进口量的1.0%,而从台湾进口多晶硅量连续半年维持在千吨以上,3月份更是增加至1929吨,创历史新高,占总进口量的13.9%,较以往正常进口量增加两倍以上。正是由于通过台湾进口规避“双反”征税的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主流,且愈发猖狂,所以即便从美国进口量大幅减少,自美国和台湾进口量之和也仍在2000吨/月以上,与美国未减少之前无异。而众所周知台湾并没有多晶硅生产企业,但海关数据中台湾却作为原产地出现,只因海关8位编码不能将多晶硅与铸锭区分开来,而台湾又恰好有铸锭企业,因此使得调查困难重重。
二、3月份从韩国进口多晶硅量为6443吨,再创历史新高,环比增加37.1%,在当月总进量中的占比仍高达46.5%,一季度累计进口量为17040吨,同比增加49.8%。3月份自韩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434吨,占自韩国进口总量的6.7%,较之前50%左右的加工贸易占比有大幅降低,主要仍是由于韩国的主要出口企业OCI和韩国硅业(HankookSilicon)的税率仅为2.4%和2.8%,反倾销税对其根本不造成任何影响,故均满产运行,照旧出口中国,其他税率稍高的企业则通过转口台湾或加工贸易等方式进入中国。同时,一季度从韩国进口多晶硅均价降至13.23美元/千克,同比大幅下滑30.9%。以上数据看出,“双反”对韩国反倾销惩罚幅度过于微弱,韩国无论是以一般贸易方式或者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到中国,对其都毫无影响,故可以一再压低价格倾销。可见,韩国无论从是在进口价格或者进口量方面都严重冲击着国内多晶硅市场,因此对韩国倾销进行复审应视为重中之重。
三、按贸易方式来分,2016年3月份我国按加工贸易等方式进口1789吨,占比为12.9%,一季度累计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6491吨,占累计总进口量的17.7%。一季度所有加工贸易进口货物中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占比高达96.0%,即绝大部分非一般贸易类产品均通过保税区仓储转口的方式进入国内。分国别具体看来:一季度自韩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1617吨,占自韩国进口总量的9.5%,这9.5%中有55.5%是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仓储转口方式进口比例日趋增加;一季度自美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1675吨,占自美国进口总量的90.7%,同时加工贸易进口量中几乎100%是通过“保税区仓储”的方式进入;一季度自德国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多晶硅2394吨,占德国进口总量的24.3%,而其中“保税区仓储货物”占到德国加工贸易量的96.8%。“保税区仓储”方式已逐渐成为规避“双反”征税的又一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