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4月22日宣布,在《巴黎协定》开放签署首日,共有175个国家签署了这一协定,创下国际协定开放首日签署国家数量最多纪录。
《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当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潘基文在签署仪式闭幕式上说,他对一些国家宣布将在2016年年内批准该协定感到高兴,并且鼓励各国尽快依据其法律程序,最终推动《巴黎协定》早日生效。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各方当时决定,请联合国秘书长担任该协定的保存人,并于2016年4月22日至2017年4月21日开放签署《巴黎协定》。
《巴黎协定》将在至少5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交存其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文书之日后第30天起生效,这些缔约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至少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55%。
对于这份新的全球性气候协定的签署,国际社会给出积极评价,并认为中国在协定签署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协定的早日生效注入强大动力。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美国总统奥巴马前亚洲事务首席顾问杰弗里·巴德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贡献令人印象深刻。”他认为,中美两国今后在气候领域的合作也非常重要。
美国智库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宋然平认为,中国在《巴黎协定》通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作为第一批国家签署协定,并表示在今年9月二十国集团峰会前正式加入,更是为协定的早日生效注入强大动力。
就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作努力,宋然平评价说,中国的气候变化行动在过去5年步入一个全新时代。中国逐步建立了全面的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并有能源、制造、交通等行业的具体政策作为支撑。此外,中国明确了部门分工与协作,开始建立数据收集与监测机制,并不断探索利用市场机制达成政策目标。这些努力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法国新闻电台”高度评价中国为落实《巴黎协定》所作努力。该电台22日在其网站发布的一篇文章中说,今年3月,中国公布的“十三五”规划提出的13个约束性指标中,10个与生态环境相关。中国的战略举措不仅能够减少污染,还有助于建立以绿色工业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中国还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尽管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但中国作出的努力是实实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