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关部门应大胆提高 “领跑者”技术标准,示范带动开发高效光伏技术。
记者:新时期我国能源发展将以“建设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总体目标。请您从企业的角度谈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南存辉: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因此,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实现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变。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弃风弃光问题仍然突出,这造成了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虽然国家能源局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保障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但仍未完全解决问题。
因此,建议应加快出台《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明确电网企业必须优先、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地方政府承担消纳配额的义务。制定考核体系与奖惩制度,并通过经济处罚等相关措施,保障配额制实施到位。同时,尽快建立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体系,如交易平台、交易方式、价格政策以及监管罚金机制等。通过行政管制与经济措施相结合,有效促使相关配额义务主体履行责任。
记者:作为新能源领军企业的负责人,您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有何建议?
南存辉:我国光伏电站大部分是建在西部的集中式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受制于当地消纳能力和外输通道滞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光现象。相反,中东部省份用电需求大,光伏装机占比较低,可开发利用空间巨大。农光互补发电模式作为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的新模式非常适合中东部省份采用,该模式将农业和光伏发展结合起来,为农业种植预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实现土地的多层次开发利用,既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又使农民增效增收。
根据国家政策,目前所有农光互补项目用地均按照建设用地管理,大幅增加了用地成本,导致此类项目赢利困难。建议调整土地使用税和用地政策,允许利用园地、养殖水面、劣质耕地等建设农光互补发电项目,提升土地的立体、综合开发价值,将不占用基本农田、林业生态保护红线、不改变土地性质、以租赁方式取得土地利用的农光互补项目用地继续按照农用地实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