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女士告诉笔者,此次考察团由冯志强博士、刘正新博士、王斯成老师担任队长。这三位队长中冯志强博士和刘正新博士均有多年日本学习、工作经验,王斯成老师则多次访问日本,对日本市场、科研情况非常熟悉。Solarbe整理了这三位队长的履历。
这三位均为中国光伏行业的顶尖专家,更难得是兼具风趣幽默,三天的随团讲解听得一点都不乏味。
日本光伏项目考察情况概述
此次交流活动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选定了6个不同类型的参观项目:有农光、水光、商用低碳大楼、家用零碳住宅、光伏风电地热等新能源实证基地,以及光伏组件25年寿命周期后的回收,涵盖目前几乎所有的光伏利用形式和科研方向,可见颇费心思。
为避免各位太长不看,笔者提前把调研总结放上来,结论可能会让很多人意外:日本在光伏方面的发展并不比中国先进。
在农光项目中,日方特意选择了发电量更高的背接触电池,但如图所示,外面又用一层尼龙网将组件遮起来,相当于又加上了许多“栅线”。同时安放位置是西侧,只有下午才有阳光。
这张图是展馆附近松下大楼做的BIPV项目。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树枝在电池板上的阴影。
在东京工业大学参观EEI节能建筑时,光伏组件被固定在铝合金卡槽中,卡槽将两边的电池遮挡面积约1/3。
这些项目大多缺乏长期的发电量统计数据,同样在后面几天参加展会的时候,笔者询问日本几家电站投资与EPC企业如何做运维时,不少还是原始的运维方式:拿着检测设备在项目现场一块块的测试。
但参观的目的并不是让我们国人来此寻找优越感,而是学习日方的先进之处。
刘正新博士说:“日本人往往很专注,往往在一个环节、一个公司一辈子。在东京工业大学给我们做介绍的山田明教授,虽然在光伏应用上可能没有许多我们的团员了解,但在CIGS的关键环节中是国际上非常权威的专家。”日本的“匠人”气质使人有时候会让日本人专注自己的核心,而忽略其它领域。
那么什么才是日本光伏的“核心”?答案是“绅士”。
有一则笑话是这么解释“绅士”:美国总统对自己的秘书说:“我不太明白,英国很多阶层的男士都可以叫绅士,官员可以叫绅士,律师可以叫绅士,医生可以叫绅士,商人可以叫绅士,甚至无业的人也可以叫绅士.贵族里有绅士,贫民里也有绅士.为什么这么多人,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叫绅士?你去帮我打听一下,绅士到底是什么意思."过了两个多小时,秘书回来跟华盛顿说"爷,给您查到了,绅士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在中国,关于光伏与林、农争地、争光的报道已屡见不鲜,虽然经Solarbe采访调查后,多数属于外界对光伏的不了解或存在政策不配套发展的情况,而且光伏电站建成后对水土保持有积极作用,但光伏电站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有不同程度的对林农资源的负面影响。
Solarbe调查发现,现在国内很多项目征地的手续合规,但在开发过程中,涉及零散树木的地块,投资商多让当地政府或当地的经办人“搞定”,颇有“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味道。
而在农业光伏中,随着农业专家和行业有识之士的呼吁,农光互补电站中与农争光的现象减少,农业光伏更加科学合理。但我们绝大多数企业仍然从优先发展光伏的角度考虑,鲜有真正沉下心来做农业的公司。多数光伏企业在设计之初都是考虑的如何通过光伏获得最大化收益,农业部分只算做“添头”。有一些企业在做好光伏电站后会选择和农业公司合作,农地交由这些公司运作,但在设计之时并没有考虑怎样的光伏系统才能最少的影响农作物生长。
而在日本的农光互补和BIPV示范项目中,我们看到为了降低风阻、减少单块组件遮光面积、减少组件上滑落雨滴直径,数家单位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比常规尺寸小一半的小组件。而我们认为光伏发电效率极其低下的东京工业大学,更多的考虑如何在地震频发的环境下固定组件而不致滑落伤人,同时外立面钢结构框架用许多钢管与整个楼体结合。
在我们参观的日本零能耗家庭时,积水化工根据日本电价的收费特点制定了白天自用+上网,晚上储能系统工作,深夜从电网给储能系统充电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