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16-01-08 14:28:18
来源:国际新能源网
这一年,光伏行业政策频出,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光伏行业“热点”纷呈。
热点一:多晶硅行业集中度提高 亚非拉光伏市场兴起
说光伏产业,就要从其上游的多晶硅产业说起,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最上游是太阳能晶硅制造,相关信息显示,我国多晶硅产业基本上是2005年以来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推动下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一路经过产能过剩、淘汰兼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生产多晶硅的企业约有18家,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前10家产量占比超过90%,前5家占比也超过70%。其中,江苏中能(保利协鑫控股)为龙头企业,其凭借技术优势及产能优势,产量接近中国总产量的50%。但是尽管如此,我国多晶依赖进口的局面依然存在,2015年1~10月,我国共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9.64万吨,同比仍大幅增加。在进口地方面,韩国、德国和美国占据了83%的份额。其中韩国以43%居首,主要原因为我国对韩国主要公司征收的反倾销税率较低。
在太阳能电池领域,2014年我国共生产太阳能电池片33.5GW,同比增33.5%。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占据了全球近80%的份额;此外东南亚也有约10%的份额,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为规避欧美贸易壁垒而新增东南亚地区的产能。33.5GW中约三分之一于国内安装,其余转为出口及库存。而2015年上半年,国内电池片产量为18.2GW,超过去年同期。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出口额104.1亿美元,同比增长2.51%。2015年,中国光伏对传统欧洲市场的出口份额继续萎靡,而对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增幅则依旧明显。
在太阳光伏组件行业情况来看,2015年上半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组件产量约为19.6GW,其中晶硅电池仍为主流。产能利用率分化趋势明显,大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改观,中小企业仍在盈亏线附近徘徊。2015年上半年出口额达到61亿美元,日本、美国仍是我国主要出口区域,但新兴市场如洪都拉斯、智利等规模也在快速扩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出口结构看,中国光伏企业已经摆脱了对欧美的依赖对美出口占比明显降低。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2015年,中国对美出口的光伏电池占比7.2%同比减少47.5%。这一转变的发生一方面是为应对前几年欧美“双反”调查企业积极调整战略布局;另一方面是由于亚太及非洲、拉美等地区政策的支持和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增。
中国光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显著提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两年多的“洗牌”使大部分技术水平不高的企业被兼并重组,产能集中度提高,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光伏企业由以前的纯组件制造商向系统方案提供商转型,组件的出口不再是企业的单一业务。
热点二:光伏组件成本下降 大规模发展光伏电站成为可能
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在《可再生能源法》及配套政策的支持下快速成长。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基础设施及工艺技术都相对成熟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产业,太阳能电池产能、产量也已越居全球首位,太阳能电池成本不断下降,也已经在国际市场形成了较大的竞争优势。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太阳能电池成本也实现了快速下降,使得我国具备了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的条件。
据了解,光伏产业链的组成是:晶体硅-硅片/硅棒-电池组件-应用系统。光伏产业的整个链条分为:上游的硅料、硅片环节;中游的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的应用系统环节。从产业结构来看,光伏市场呈倒金字塔型,涉及的企业数量依次大幅增加。从利润结构来看,上游的硅料生产获利最高,下游应用端的收益也非常稳定。中间端电池片和电池组件的附加值较低。
2012年~2013年,由于多晶硅价格的滑坡,我国多晶硅企业面临了巨大的亏损。虽然目前价格回升导致行业回暖,但产能的恢复多半集中在保利协鑫、大全新能源、特变电工等少数大型企业手中。
虽然前几年,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让我国多晶硅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多晶硅行业的优胜劣汰,进一步提高了行业企业集中度。行业企业集中度的提高促进了企业规模生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多晶硅成本大幅度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光伏电站的发展建设。
据统计,2015年下半年光伏业增速达20%以上。全国先后确定了3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包括浙江嘉兴光伏高新区,安徽合肥高新区。在成片的厂房屋顶,覆盖的“小黑板”随时可见。
相关阅读
光伏行业
太阳能电池
光伏电站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