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调整契机
隆基股份向来以高质量单晶硅片闻名。只做单晶硅片并把品质做到极致,是隆基股份发展初期的战略与梦想。“之前国内一线电池组件企业几乎都采购隆基的单晶硅片,但是不少厂商把单晶组件划为高毛利产品,以出口日本、欧洲为主,国内市场单晶组件供应紧缺且价格高。”李文学对此并不讳言,这对于隆基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时机。去年下半年,隆基股份进行了战略调整。“如果隆基来做单晶组件,就会把单晶的天然价值带给终端,让客户受益,我们下定了做好单晶组件的决心。”
隆基团队大部分技术骨干是从半导体行业转过来,在对光伏产业进行过深入详细的分析之后,隆基才锁定单晶。“成立之初,公司规模较小,资源有限,我们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单晶硅片环节,并做精做细,立志在全球市场闯出名堂。2012年,隆基单晶硅片产能达2GW,并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可以说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他们并不想止步于此。去年11月,隆基收购了浙江乐叶,开始了生产单晶组件之旅。今年初,隆基宣布投资5亿元在西安成立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将此作为单晶电池组件业务的管理平台。之后,乐叶便开启了扩张模式。
2015年10月初乐叶宣布其衢州组件新厂达产,至此,乐叶高效单晶组件产能达到1.5GW。“1.5GW生产线投产后,我们还要把原来浙江乐叶的组件产能按照500MW进行改造,这样我们的组件总产能就达到2GW。”李文学介绍。
单晶组件优势已显
前几年,由于单晶成本高,进入门槛也较高,而多晶铸锭具有成本低、易满足市场需求等优势,原本生产单晶的许多企业转投了多晶。“但是,我们一直坚持单晶路线,我们在制定路线时就对产业进行全面的分析,认为要把组件成本降下来,就应该在提高转化率上下功夫。因为背板、玻璃、铝边框、EVA等都是成熟产业,成本下降空间很小,所以只有电池转化效率提升了,才能使组件的单位成本降下去。”在李文学看来,单晶成本下降与效率提升的空间较大,所以乐叶看好这个方向,并一直专注于此。
经过15年的磨砺,隆基股份不断缩小单多晶硅片的成本差,促使单晶组件成本与多晶组件接近,而单晶组件在单位面积的功率要比多晶高6%~8%,这意味着单晶系统可以贡献4%-6%BOS成本的下降。在同等条件下建设同样规模的装机量,单组件还会为投资人创造高出多晶组件至少3%的稳定发电量。这个数据在来自全国多个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对比数据和研究单位测试数据中也得以佐证。
“单晶结构非常完美,可靠性非常高。”据了解,目前已经运行二三十年的电站基本都是单晶电站,单晶的可靠性是经过时间充分验证的。那些运行了20~30年的单晶电站只有百分之十几的衰减,有的衰减甚至还不到10%。而多晶究竟是否能运行25年现在不得而知。另外,单晶比较美观,色泽均匀,应用到分布式电站上特别是屋顶上,非常美观。“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孰优孰劣分得清。这也是今年我们的产品推广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打开市场的门径
“只有大家认可产品的性价比,才会购买你的产品。”李文学曾经对运行好几年的单晶电站和多晶电站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一些数据,他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会跟客户展示这些数据,“用真实数据说话,基本都会得到客户认可。”李文学也建议那些有疑虑的客户在自己的电站所建电站上装一小部分单晶组件,这样可以做横向比较,“电站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看出差别。”
“今年是乐叶第一年全力推广单晶组件,我们在市场方面计划是销售500MW单晶组件,实际上到现在已经接了远超计划的订单。明年在今年基础可将组件产能扩到3~4GW,单晶组件出货预计明年有全面爆发。”今年是乐叶光伏推广元年,乐叶人的付出也赢得了回报。现在,乐叶身后有一群坚实的拥趸者,其中不乏大型电力集团公司与大型投资公司。中电投、中广核、中民投、特变电工、北控、大唐、华电、华能等主要投资者已经成为他们的主要客户。
谋划单晶的未来
“组件要用25年,首先要用好的材料,工艺控制上一定要严格,乐叶新扩建的生产线都是全自动化的。自动化程度越高,产品的可靠性就越高。单晶成本还在逐步降低,单晶组件价格比多晶组件高不到0.1元,单晶每瓦投资已具备优势。正是基于此,我们判断单晶取代多晶是很快的事情。这个速度取决于乐叶扩张的速度。”李文学,儒雅的外表,胸中装着乐叶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