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兼任助理教授刘文斌在海南从事农业20多年,他借鉴台湾经验提出,光伏发电用地可综合利用中棚顶发电,太阳能棚架下可种菇类等耐阴作物。
南海网海口10月20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李晓梅)棚顶发电,棚内种植,一地两用,光伏农业作为新型农业,被越来越多琼台两地农业界人士推广。10月20日,琼台光伏农业发展座谈会在海口召开,台湾地区和海南省内外光伏农业专家、学者、业者30余人,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角度对当前光伏发电用地综合利用模式类型进行探讨,寻求发挥琼台两地传统农业合作优势,加速光伏农业产业融合。
光伏农业实现“农业发电两不误”
光伏农业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其本质是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进行发电,从而实现“农业发电两不误”的目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土地更需高效利用。”黎民英说,光伏发电用地综合利用模式是伴随着光伏发电而产生,即充分利用光伏组件下的土地空间,选择合适生长的动植物与微生物种类,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养殖,建立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经营系统。
光伏农业土地综合利用模式较单一
近年来,光伏农业在海南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到去年底,海南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200兆瓦,海神航天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海南目前建成最大的琼台合作光伏农业企业。该公司市场运营总监徐淑通告诉记者透露,其公司在东方市利用850亩地投资光伏发电的同时,对农地进行综合利用,经过一年的尝试,今年下半年扭亏为盈。
“之前这800多亩地种的是甘蔗,产量一般且收入低。我们尝试在光伏组件下的农地种植鸟巢蕨、龙血树和海棠等观赏性植物或中药,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徐淑通说。
尽管取得一些成效,但不可否认,海南光伏农业土地综合利用模式还比较单一,农业效益产出勉强达到收支平衡或负效益,制约着光伏农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省政府目前已经暂停光伏农业项目的立项和审批,坚持光伏农业只有立足农业,才能推进光伏农业发展的原则,着眼光伏农业必须符合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对电站质量和农业效益制定更高的标准。
借鉴台湾经验发展光伏农业提高收入
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兼任助理教授刘文斌在海南从事农业20多年,他借鉴台湾经验提出,光伏发电用地可综合利用中棚顶发电,太阳能棚架下可种菇类等耐阴作物,如咖啡、中药、草莓等;建设以绿能为主题的休闲农场,推动集高效种植、农业科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项目,提高农民收入。
“光伏农业作为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大。目前海南的光伏农业现状是,发电效益好,但农业部分需要加强改进。”海南省台办副主任王克禧称,台湾光伏农业起步早,技术设备先进,可以为海南发展提供借鉴,不断探索适合海南省情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