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对上海个人光伏发电进行回访,发现两年来个人光伏发电依旧受补贴落实、场地限制等诸多因素的困扰。事实上,个人发电卖给国家,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克服重重困难。
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遭受欧、美“双反”冲击,行业自救的招数已经用尽,而其政府方面的最大动作是允许分布式电源并网发电,试图以普及家庭光伏发电消化过剩产能。然而要想将个人发电卖给国家,必须要克服产权、补贴难落实、具体电网转入等重重制度上的困难。而个人光伏电站的意义也只体现在试验和环保示范效应上。
1.产权制度有障碍。根据中国产权登记制度,屋顶电站产权属于屋顶业主,由于中国房屋产权非永久,而且极为复杂,难以协调,让屋顶业主无法规避回本周期近20年的光伏电站
按照中国现有产权登记制度,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的产权均属于屋顶业主,只有拥有土地证的建筑和工业设施才能拥有完整的产权登记。由于房屋产权并非永久,很多投资者和房主对于动辄需要近20年才能收回成本的分布式光伏投资带有疑虑。国内第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中最大的项目——中关村海淀园178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就是由于屋顶产权极为复杂,难以协调,导致项目获批后至今尚未动工。
北京光伏发电“第一人”任凯,在建屋顶电站时,由于是联排别墅而非独栋,物业和邻居对“改造”屋顶不太认同。最后,任凯通过与物业、邻居协商并达成一致,同意更改设计方案,并因此多支出了1万元。而“上海家庭屋顶电站并网发电第一人”党纪虎也同样遭遇产权问题,只能在楼道逐家登门,来说服业主签名同意其申请安装。因为多层住户涉及到公用面积的屋顶,还需要取得所在楼道全体业主的同意,必须要拿到楼道居民的签名同意书后才能申请。
2.发电可能免费送物业。在物业负责用电统一调度的小区,个人光伏电站用户并网后,多余的电量不能并网出售,而是直接归物业所有,很难拿到补贴和电费
2014年9月4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在项目备案时也可选择“全额上网”模式。但对于高压自管小区而言,别墅业主们要做屋顶电站“生意”不容易。高压自管小区是指居民用电的一种高压自管的方式。它将整个小区看做一个自管户,小区居民将电费交给物业公司,物业公司负责对本小区用电进行统一调度。
高压自管小区用户在建立个人光伏电站时,如果选择自发自用的模式,那么余电不能上网卖给电力公司。用不完的电量直接上传到物业,再被其他用户消纳掉。至于是否收费,收费标准如何,都要用户与物业协商。高压自管小区建立个人光伏电站用户,如果申请并网,多余的电量是上传到物业,直接归物业所有,相当于“免费送给物业了”。
3.退税部分拿不到。2013年10月,财政部要求在2015年12月31日前对光伏发电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但上海等地的光伏发电用户都表示没有享受此项优惠
2013年9月29日,财政部网站发出通知,为鼓励利用太阳能发电,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批示精神,自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太阳能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即将增值税减半至8.5%征收。光伏电站实行即征即退50%的增值税优惠,相当于上网电价增加0.02-0.04元/度,电站收益率将上升1%-2%,将直接利好个人光伏电站运营。北京光伏发电第一人任凯在2014年12月接受《法治周末》采访时称,他至今都没有享受到这个优惠。上海分布式电源并网的首位用户党纪虎也表示,自己没有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
4.长期回报率低。以北京光伏发电“第一人”任凯为例,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4万元,在不考虑维修费用以及折旧的情况下,按照每千瓦时0.84的电价及补贴计算,也要20年才能收回成本,而光伏电站最多使用25年
投资回报期长和回报率低,制约着家庭光伏电站的推广,家庭光伏电站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试验和环保示范效应上。以北京的个人发电用户任凯为例,一开始,国家电网公司要求任凯自费负担安装并网接入的费用,包括两个电表、一个断路器,共1.7万元。尽管最后免除,但屋顶光伏系统可不只是铺几块光伏电板那么简单。任凯装一套光伏系统包括两万元的光伏电板、一万元的逆变器,一万元的支架与施工费用,总共花了四万元。按照2013年发改委的《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按照发电量进行电价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2013年任凯的光伏电站总共发电2705度,如果按照脱硫煤电0.42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加补贴计算,在不算维修费用的情况下,大概需要20年才能收回成本。而光伏材料的使用寿命最多为25年,投资回报周期极长。
责任编辑:solar_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