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入“门槛”逐步形成
我国光伏产品质量在国际上一直不被认可,一方面是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对整个市场的监管不到位;另外,光伏相对一些产业还属于培育期,行业市场竞争形态并没有完全形成,致使低于成本价中标,赔本赚吆喝的事情时有发生。但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经阶段。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王斯成就曾对记者表示,在过去的3-5年中,不仅光伏组件过剩造成了低价竞争,逆变器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低价竞争必然带来一些部件的质量问题,且部件质量问题占到整个故障率的50%。
在王斯成所调研的西部电站中,关于电站中逆变器的出现的问题并不在少数。除了逆变器普遍存在的故障率高以外,一些电站火灾频发成为了国内逆变器企业的“狼来了”。
据他介绍,40%的着火都是由于直流电弧引起的,因为整个电站的接头有成千上万个,任何一个接头质量有问题或者松了,都有可能造成直流电弧,一有电弧就会引起火灾。
对于逆变器在电站中的实际应用现状,记者在山峡新能源瓜州100MW光伏电站走访中与电站运维人员攀谈。在该电站中选用了包括阳光电源在内的两个品牌的逆变器,自2013年该电站并网以来,很多实际的问题就反映出来了。如开机速度、故障率、使用便捷程度、实地平均发电效率等,使该电站运维人员坚信“技术还是有差异的”!“通过长时间的应用,在整体上,阳光还是要好很多。”该运维人员对记者表示。
记者在现场看到,因瓜州当地电网采取限电措施,该电站并网消纳率已从过去的60%降至30%,70%的电都上不了网。阳光电源个别机器处于停机状态,而另一品牌机器则被大部分停机。
张彦虎对记者表示,这些年来,阳光电源作为中国最大的光逆变器专业制造商,一直非常重视各类并网机型从技术创新到实地电站发电过程中的性能考核。2013年中国电科院、国网青海电力公司等单位联合对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鱼卡开关站至柴达木变电站线路进行实地的低电压穿越测试性能验证时,阳光电源的逆变器没有一台脱网,而其它多个品牌逆变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脱网现象。
当然,对于整个逆变器行业来说,阳光电源只是之一。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良性竞争氛围不仅仅是阳光的事。
在张彦虎看来,标准化工作只有扎根在企业,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才能带动整个光伏行业及逆变器行业更好更快发展。因此,应该加强对光伏逆变器产品质量标准、强制性标准质量要求和相关准入机制的贯彻实施,增强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使企业真正认识到提高逆变器产品质量的必要性。
据悉,今年5月份工信部修订并公告《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以下简称《规范》)。新版第一次将电气配套设备纳入其中。《规范》明确,含变压器型的光伏逆变器中国加权效率不得低于96%,不含变压器型的光伏逆变器中国加权效率不得低于98%(微型逆变器相关指标分别不低于94%和95%)。该标准严苛程度超出业界预期。
牵头编制并网逆变器“中国效率”认证技术规范的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表示,业界已深刻认识到光伏发电系统效率的重要性,组件以外的配套发电设备将受到市场与政策的进一步关注。工信部将逆变器列入新版《规范》,就是政府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光伏发电系统效率、发电量和全产业链质量的体现。
同时,为落实《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国能新能[2015]194号)指示精神,并支持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秦海岩所在的鉴衡认证中心根据CNCA/CTS0002-2014《光伏并网逆变器中国效率技术条件》,对国内光伏并网逆变器企业的主要型号逆变器产品进行了检测认证,并已经公布第一批光伏并网逆变器“领跑者”名录(简称名录),一定程度上将为国内电站业主的光伏设备选型和招标提供参考依据。
在这份名单中,包括阳光电源、华为、永联科技等7家公司15个系列产品(亦称“中国效率”认证效率等级A级产品)得到推荐。
《规范》的出台和名录的发布是国家以及相关单位从生产质量源头规范光伏逆变器市场的必要行为,更意味着逆变器行业的门槛将再次提升。
更为可喜的是王斯成也表示,目前IEC针对光伏系统也提出了两个新的标准,一个是IECNP62446-2关于光伏系统的维护,现在正在征求意见稿;而另一个标准IECNP60904-9-1就是针对光伏系统直流电弧监测与断开的,这就涉及到包括逆变器在内等所有电气系统的标准问题。
在标准体系逐渐得到完善的过程中,孙韵琳也呼吁国内电站业主:不要把低价中标作为门槛。“一方面是增加了施工质量的隐患,同时也为业主电站的发电量以及收益保障埋下了隐患。如果在验收完毕后,建设方在运维1-2年把电站交给业主运维后,最后买单的恐怕还是业主自己。”孙韵琳说。